多档文化类节目亮相但大多“叫好不叫座” |
文化综艺节目如何 “高而 不 冷” |
|
|
今年初,《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2》、《朗读者》等节目接连走红;今秋,文化类节目开始集中涌现。浙江卫视主打以《汉字风云会》、《向上吧!诗词》为代表的竞赛类节目;江苏卫视有挖掘美文背后故事的《阅读·阅美》;湖南卫视有赚人热泪的《儿行千里》……不过,虽然节目数量增多,但近期文化类节目并未出现“爆款”,相反多档节目面临模式单一、收视率偏低等问题……文化类节目如何做到“高而不冷”,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类型有创新 竞赛节目继续知识对攻 代表栏目:《汉字风云会》《向上吧!诗词》 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类节目多以比赛的形式呈现。央视的《中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致力于拓展观众的题库存量。各大卫视也紧跟步伐制作了《汉字英雄》、《汉字风云会》等节目。这类节目模式最为观众熟悉:晋级赛+专家讲解。 最近,浙江卫视接连播出的两档文化类节目《汉字风云会》以及《向上吧!诗词》都是属于这一类型。《汉字风云会》酷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导演均为关正文,模式也均为听写竞赛模式,听写的题目内容基本上都是常用字词;参赛层次从初中二年级变成了小学五年级,题目难度全面降低;为了增加趣味,节目组还邀请“开心麻花”两位演员胡铂和李岱加盟,主要负责插科打诨。 《向上吧!诗词》走的则是年轻化的制作方向,由100位诗词爱好者组成的“英雄挑战团”,对阵100位诗词强者组成的“荣耀守关团”,以诗会友、切磋见解。节目组还邀请到刘震云、蒋方舟等文化名人,与观众互动,分享学者观点,也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朗读模式加入社会关注 代表栏目:《阅读·阅美》《儿行千里》 文化类节目近年也在寻求变化与创新,最近正在江苏卫视播出的《阅读·阅美》与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儿行千里》,跳出了《见字如面》开启的“读文章+点评”模式,尝试起“混搭风”。 《阅读·阅美》精挑细选出目标文章之后,深度追访文章原作者和主人公的故事,在舞台上实现文字、人物、故事的融和,模式为“美文推荐+美文朗读+人物访谈”。近期,相声演员孙越推荐了文章《母子重逢的那一刻》,揭露泰国大象旅游业背后的黑暗真相。节目播出后,文章作者“超”和他拍摄的纪录片《黑象》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儿行千里》同样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兼而关注社会变化。这档节目每期邀请两组素人嘉宾,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节目模式为“访谈+当事人见面+朗读书信+专家点评”,常常令观众感动落泪。例如节目的第一个故事,从农村走出来的美国麻省理工高材生何江,回忆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美国求学时,母亲给他采菱角的故事,不少观众听完热泪盈眶。 目前这档节目在豆瓣得分高达9.2。主持人何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活其实是最好的编剧,这个节目不是靠眼泪来打动观众的,故事背后的温暖和善良更有力量。所以,我给自己一个指标——这一季节目要让我哭三次。”
收视不理想 速成制作令质量打折扣 此前《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节目都曾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但是最近上线的几档文化类节目数据表现并不理想,更未出现“爆款”。一些纯素人节目在豆瓣获得极高得分,但52城收视率仅为0.2;有明星参与的节目,收视率普遍也只有0.7左右。 这类节目的播出时间也受到限制,一般不会被安排在周末档,个别节目挤入周末档,也会被安排在晚上10时之后播出。相比之下,最近播出的纯明星音乐类综艺《蒙面唱将猜猜猜2》的收视率达到1.8,与文化类节目的惨淡收视对比强烈。 不少从业者指出,“量多不精”的生产现状是造成文化类综艺收视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年初文化类节目的火爆,让不少卫视快马加鞭制作文化类节目,但速成品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这与今年综艺节目的大盘状况如出一辙。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文化类节目不必“唯收视论”,而应有所坚持。文化类节目是最好的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途径之一,电视台对其的播出安排应适当照顾。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