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十 电影《云中行走》讲的是一个走钢索的人,偷着在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塔楼上走了一次钢索,共走了8个来回,实现了早年的梦想。这部传记电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学艺的情节:他去找马戏团的技师要求学习走钢索,技师说:“这些技术是我一辈子总结的经验,难道就这样教给你吗?我是准备教给我儿子的。”主人公说:“我有钱,我会付钱给你的。”技师便同意了:“那你改天来我的剧场找我吧,带上你的钱。”就这样,主人公开始了学艺生涯。过程很有趣,师父教一点有用的经验,他就给一次钱,每次师父也毫不推辞地收下。一次,师父告诉他:最后三步一定要小心,很多走钢索的人都是在这三步里摔死的。他正要掏钱给师父,师父按住了他的胳膊,说:“这句话是免费的。”当主人公学成走钢索的技艺后,有一天,师父叫他到自己的屋子里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他打开一看,是一叠钱,是他学习的过程中付给师父的所有的学费,包括一张他曾故意给的缺了一角的纸币,原来师父根本没花掉这些钱。师父又给了主人公一把卷尺,那是用来丈量两地距离以确定钢索长度的,是其祖父传给他的。 从这个片段中我想到了几点,第一点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拜师没那么多礼仪,给钱就行了,就会教你,各取所需。不像中国有尊师重道的风气,做老师的要摆出一副长者之风,搞很多形式,收学费也不会直接开口提。西方人的师徒形式上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契约关系。当然了,并不是说西方的师徒间没有情谊,最后师父把钱原封未动地还给主人公,体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与深沉的爱。我们的文化中是否也能化繁为简,不要搞太多形式性的东西,重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收了学费就好好传授技能。 第二点就是知识不是免费的,知识是他人经验与教训的积累,是值得我们付出努力或金钱去得到的,不能吝于钱财。人家积累的经验与知识教授给你,要知道报答,别人要不要这个报答是一回事,但自己一定要有付出,这也是一种对知识、经验、技能的尊重,是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付费你才会珍惜所学,才会认真学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