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人定制偏偏模样雷同 |
服装定制成趋势,高性价比和专业人才成品牌做大做强关键 |
|
在传统服装市场日趋饱和的时代,以“私人定制”为方向的服装定制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传统的裁缝店,到如今传递美和搭配的“私人定制店”,服装定制店越来越高档、专业。在这种浪潮下,希努尔等本地服装龙头企业也开拓私人定制方向。如今,私人定制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如何克服同质化提供更高性价比,如何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成为了各位商家获胜的关键所在。 街头巷尾常见私人服装定制店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个性需求的提高,私人定制扩至各行各业。服装的私人定制逐步走进普通人的视野。最近,一家名为“淡衫罗衣”的私人订制服装店,在高新区开业了。虽然制作周期7天—20天不等,但是消费者的热情很高。 同样在高新区一小区内,也隐藏着一家名为“弘韵斋私人订制”的服装店。该店店主田女士告诉记者,她从2010年便开始接触私人订制行业,从一名服装设计师到拥有自己的私人定制店,她也算见证了私人订制行业在潍坊的发展。 田女士表示,之前市民想要去做衣服,一般都去一些传统的裁缝店,比如行政街上就有一些传统的店铺,可以给人做衣服。但是,这种店铺一般面积比较小、面料有限,经营者往往都是具体的裁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的提升,一些店面更加高档、面料更加考究、款式更加时尚丰富的私人定制店,在潍坊街头不断涌现。 相较于传统的“裁缝店”,田女士认为,现在的私人定制店不仅定的是一件衣服,更是传递了一种专业的搭配理念。“我们会对顾客自身条件进行专业分析,让顾客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条件,从而在以后选购服装的时候扬长避短。”田女士说,这些东西都不是传统的裁缝店能做到的。 满足不同需求,不和昂贵划等号 在十笏园风景区附近工作的张女士个子不高,身材偏胖,尤其是肩部较宽。张女士平时在商场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大号的衣服穿着太长,小号的衣服肩部又太紧。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她都选择去服装定制店做衣服,根据她的身材可以定制到适合的尺寸。 除了特殊身材的人群外,有些比较爱美、不愿意撞衫的时尚女性,也对定制服装情有独钟。时尚漂亮的孙女士平时喜欢定制服装,在她看来,去商场买的衣服难免会撞衫,很尴尬。但是定制的服装却很少会出现撞衫的情况。“除了不会撞衫之外,一般定制店里都是自己选择面料,所以衣服的面料往往信得过。”张女士说,她在冬天曾经定制过羊绒大衣,羊绒含量在30%以上。 除了以上两类人群之外,有自己独特喜爱的款式却无法购买的时候,服装定制也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私人定制是根据个人消费能力做出的选择,并不代表昂贵。平时比较追逐品牌服装的韩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她曾经在青岛的一家奢侈品店,看到过一款DIOR的蓝色斗篷羊绒外套,专柜售价两万多。当时价格太高她没舍得买,回到潍坊后,越想那件衣服越喜欢。于是,韩女士便找到一家服装定制店花了3000多元做了一件,感到非常值得。“虽然不是大品牌,但是款式一样,而且我穿上更合体,还是很满意的。”韩女士说。
众服装品牌开拓私人定制市场 如今,实体店服装市场越来越多,日趋饱和。在这种传统模式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转型从事服装定制,希望能通过服装定制打开一片新的服装蓝海。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潍坊市场上有传统的裁缝店、新兴的私人定制店,一些本地大型的服装企业,也早已把目光对准定制行业。 作为本地服装企业龙头的希努尔集团,从2012年开始便组建品牌设计团队,先后邀请十几位国际服装大师加盟,专门致力于男装私人定制领域。据了解,这是该公司应对传统男装行业整体下滑的重要手段之一。该集团推出的私人定制的西服,可以绣上自己独特的名字、标志,根据面料做工不同,价格不一,有的西装一套达到数万元。除了希努尔集团之外,国内的杉杉、七匹狼、虎门、松鹰等服装大品牌,均已开辟私人定制路线。 一位从事私人定制多年的张女士表示,私人定制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最大的魅力就是根据体型定制服饰板型。而在一些专卖店里买到的衣服,无论品牌有多响亮,设计有多完美,也不可能迁就到符合每一个人的体型标准,因为每个人的胳膊长短、体形胖瘦都不太一样。“购买的成衣要完全符合自己的个性、身材、肤色、职业很难,而私人服装的量身定制能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张女士说。 张女士表示,当前,随着物流行业等兴起,定制衣服的时间也在不断压缩,当前一般一件衣服从预约定制、量体设计裁剪方案、修改、取衣,这一过程一般在20天左右,若在同一城市内,这一时间可以更短。“很多对服装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人士,也越来越把目光转向定制行业,花费久一点的时间等待一件合体的衣服是值得的。”张女士说道。 存在同质化现象,缺复合型人才 虽然传统的裁缝店由来已久,但是新兴的私人定制店数量并不多。同样都是服装定制店,一位服装设计师张女士表示,纵观整个潍坊市场,传统的裁缝店其实已达到饱和,但真正意义上的私人定制店才刚刚起步。 张女士表示,传统的裁缝店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基本上每家店都是一个套路,都是出一些版型和面料,让消费者挑选,再由裁缝做成。但是这一类的裁缝店如今越来越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提供更高端的搭配建议,所以已经逐步没有竞争优势。 但是,对于新兴的私人定制店而言,找到自己发展的风格、更高的性价比与更专业多元的工作人员成为行业必备。张女士说,如今潍坊比较有自己风格的私人定制店并不多,这一类的店铺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懂搭配懂面料,还要懂制衣服懂设计,但是真正找到这样专业的人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店里定制衣服的价格,都是高于商场定价,如果能够提供更高的性价比,也是一个大的竞争优势。”张女士说,如果有风格的服装店不求创新,那么同质化的问题仍然难以避免。 同样,同质化现象也出现在一些大的服装集团,他们从面料、工艺到提供的服务方面,都比较类似。所以,如何克服同质化,树立独一无二的行业标杆形象,成为取得突围的关键。
需把握消费需求,形成独特风格 “当今社会,年青人追求时尚,崇尚个性,这也是我从事私人定制的初衷。”一家旗袍定制店的孙女士表示,她自己非常看好私人定制的未来发展前景。孙女士说,一件定制衣服的利润在40%—60%之间。整体来说,定制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正在演变为一种时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私人定制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 一家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品牌服装负责人赵先生表示,随着服装定制逐渐兴起,对设计、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根据客户的体形、气质,甚至职业、穿着场合等对衣服的制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赵先生说,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O2O的线上服装定制,可根据客户尺寸迅速出具版样,性价比更高,这也是私人定制发展的方向。“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促使着工艺流程、商业手段不断进化和升级。”赵先生认为,接下来,服装定制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期,从业者如果无法真正地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品牌自身的发展赢利点做好结合,没有自己的优势,形不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将要面对的是被市场抛弃。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