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速读潍坊·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仓库施工 意外发现地道网
道旁绿化树披冬衣穿白裙
2017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仓库施工 意外发现地道网



已探明总长度六公里,修复后将作为文旅项目
  今年7月份,奎文经济开发区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的工人在仓库内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处塌方,进而“牵出”了一条已经尘封50年的地道。随着这一发现,一个庞大、神秘的地下建筑工程群慢慢揭开神秘面纱。截至目前,已经探明的地道总长度约为6公里,贯穿整个园区,最远甚至到达廿里堡火车站,令人叹为观止。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园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地道完全修复后将成为集地下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宣传于一体的文旅项目。
地道可容两人并行
  11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经济开发区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地道一探究竟。踩着条形长石,从地道主入口深入地下七八米,地道的真容呈现在眼前,高约1.8米,宽约1.5米,可以容纳两名成年人并行。沿着地道向内深入,赫然是一个三岔路口。
  “这三条地道分别向西、向北、向东南方向延伸。”工作人员说。记者沿着向西的地道前行,一条长100余米、高2.3米、宽1.5米的东西走向大通道让人眼前豁然开朗,通道用百年前的条石建成,气势磅礴、恢弘大气。
  在地道的两壁上,遗留有不少用水泥制成的“宣传栏”,均为红底白字,上面写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标语。不仅如此,地道内还修建有两个房间,面积均在10平方米左右。“地道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廿里堡烤烟厂的职工修筑而成,这两个房间是挖地道时所建的地下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在地道尽头甚至还留有修建地道所用的机械器材。
  地道原为泥土路面,被发现之后在保护原有构造基础上,园区铺设了砖石路面,并专门设计了环形灯光,给人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
修复仓库发现入口
  以前总听烤烟厂的老前辈们说,厂区的地下有地道,但始终无缘一见,这让身为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市场部副经理的于会栋心存遗憾。出乎他意料的是,今年7月份在对园区9号鸳鸯库进行修复性保护过程中,在该厅地下1米处意外发现了一个地道口,经过进一步探索,一个庞大、神秘的地下建筑群慢慢揭开神秘面纱。
  “这个入口直接连通地道。”于会栋说,第一次进入地道时,地道内堆积着1米多深的淤泥。随后的两个月里,园区在保护地道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清淤、修复工作。“目前,已经探明的地道总长度约为6公里,主体结构安全良好,各通风通气口完善通畅。连通南北两厂、贯穿整个园区,最远到达廿里堡火车站。”于会栋说,根据烤烟厂老职工们的回忆,于8月份找到了位于发现地点东南方的主入口。
  通过探索及修复发现,地下建筑群由三期工程构成,1917大英烟时期修建的为一期工程;解放初期扩挖的为二期工程;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修建的为三期工程,三期工程错综复杂。其中,三期工程目前共发现地道入口9处、上世纪60年代革命题词8处、地下指挥部2处、卫生间1处,在当时生产力较低下的年代,能够构筑如此规模的地道网,令人惊叹。
回忆“深挖洞”岁月
  今年80岁的孙振平是廿里堡烤烟厂的老职工,是当年挖掘地道的参与者之一。回想起当年埋头苦干的劲头,老人豪气不减当年。“当时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构筑防空工事的热潮。”孙振平说,因为廿里堡烤烟厂距离飞机场、火车站较近,因此也成为了重要的安全防御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烤烟厂的职工们旺季抓生产,淡季挖地道,人人奋勇争先,才有了如今这条人防工程。
  “当时厂里分了3个小组,一个是烧石灰组,力量较弱,主要由年龄较大的妇女组成;二是物料运输组,力量比较强,以女工为主,搭配少数男工;三是挖道加固组,力量最强,由厂里的青壮年组成。有的部门为了赢得一面流动红旗,工人们甚至在晚上‘偷’着挖地道赶进度。”孙振平说。
  时隔近50年,深埋在地下的人防工程重见天日,让身为参与者的孙振平感慨万千。“一看到那气势恢弘的地道,就像年轻人常说的‘穿越’一样,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孙振平说,这条地道承载着他们那一辈人甘于奉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将作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促进老工业厂区绽放新活力,奎文经济开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紧扣四个城市部署,突出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文商旅产业,在这个背景下,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据悉,利用园区地面5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物和地下约6公里地道群,该产业园将搭建一处“文商旅”综合发展的文创产业聚集区,争创城市文化会客厅。
  园区负责人表示,作为园区建设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地下建筑群经过完全修复之后,将成为集地下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宣传于一体的文旅项目。“我们明年还将修复园区的老电影院,届时可以容纳1200人的电影院将与地下建筑群一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教育宣讲基地。”该负责人说。
  文/图 本报记者张身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