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的表述。 |
|

|
|
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条件暂时不具备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针对近日网传“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5日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当前还不具备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普及步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 普及、义务是不同概念 “今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普及、义务和免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不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均衡、强制和免费等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到2016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已达93.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的任务仍然繁重。 “在普及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资助体系,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工作。”该负责人说。 “中考将取消”不属实 同时,针对“中考将取消”的消息,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属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一直强调,本次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该负责人强调,本次改革是对原有中考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旨在建立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更好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指导各地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追问 谣言从哪里来? 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2020年中考要取消,即将普及高中》的文章,引起很多家长的转发,有的转发语甚至赫然写道:“注意,要取消中考,不知道的家长后悔吧!”文中有条有理地分析了取消中考的相关内容。 一些以博眼球而著名的微信营销号乱带节奏,标题越惊悚越好,并让很多人信以为真,有人喜出望外,有人心惊胆战,也有人比较清醒。其实,文章所谓的证据来源在右边这张照片上。 右图来源于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的表述,文件重点确实是推动提高高中阶段教育。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教育包括了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院这几个部分,但却被断章取义,虚假宣传。 其实,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一次采访对话中也谈及了这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都很重要,要重视高中教育。 第二,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并且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素质教育。 第三,急需解决贫困地区教育问题,全力解决因家庭贫困而辍学问题。 第四,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预计达成毛入学率90%以上,大学入学率达到50%,现阶段是42.7%。 由于提及“普及高中”、“部分学生免费教育”、“发展素质教育”这些字眼让不少人误解为“取消中考”,消息一出,一传十,十传百,结果三人成虎。 ◎声音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很紧迫 今年全国两会上,包括作家莫言在内的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当前,全国学前教育普及率(入园率)、高中教育普及率分别为75%和87%,离义务教育门槛线95%还有相当距离。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议,目前不宜将三年学前教育和高中全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但可考虑先将学前教育一年纳入。 “义务教育延长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周洪宇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要分步实施,不能脱离实际,否则会有很大的后遗症。 周洪宇强调,要明确免费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不同。“免费教育只要有钱就可以实施,十二年乃至十五年都可以。但义务教育与之不同,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免费性和强迫性四个特性,只有全部具备才有可能。” 本报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