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年味日记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年味日记
 
标题导航
没有火车停靠 普通站不普通
2018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火车停靠 普通站不普通



虽然旅客不在这里上下车,但12名员工的春运之旅十分忙碌
  普通火车站,一如它的名字,是胶济线上一座普通到连导航也找不到的四等小站;但它又是一座不普通的车站,日保障通行客货列车达150多趟。春节日益临近,一趟趟列车裹挟着寒风从小站呼啸而过,没有一列在这里停靠,更没有一个旅客在这里上下车,留下的只有一天天增加的安全天数,记录着小站人的坚守。2月8日,记者来到这座默默无闻的小站,品味普通站的不普通。
探访
在青州城以西,车站虽小“五脏”俱全
  出青州市区一直往西,沿齐王路行至邵庄镇小营村往南,一座红白相间的小站出现在眼前,站房顶上“普通站”三个金色大字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站房以南,一条条铁轨向东西伸展,一眼望不到头;站房以北,杨树林成排而立,寒风吹过树桠发出呜呜的响声。
  早上刚飘过雪花,临近中午太阳出来了,天空湛蓝如洗。普通站站房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饱经岁月洗礼,被统一粉刷成上白下红颜色,在阳光的映衬下非常显眼。
  小站少有外客到访,听闻记者来采访,1972年出生的站长宫利岗热情迎了出来。他1米80的大个儿,身材魁梧,开口是地道的青州口音:“从这往西2公里就是淄博界了。”
  别看小站规模不大,功能倒十分齐全,自东往西走,依次经过餐厅、停车场、菜园、办公区,到处都十分整洁。办公区里,阅览室、应急演练区域、乒乓球台等一应俱全。
  普通站是青岛西车务段21个四等站之一,也是车务段的“西大门”。宫利岗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车站同时办理客货运业务,随着2008年底胶济线客货运分离,经停此处的最后一趟供当地群众出行的慢车取消了,这里的货运业务后来也停止办理。
监护运行临时停车,他们离春运不远
  在很多人看来,既然车站已经不再办理客货运业务,那为何还继续保留着?
  宫利岗介绍,普通站东接青州市南站,西连淄博临淄站,这两站区间间隔较远,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便,普通站就像铁路上的“红绿灯”,每趟列车经过时,车站客运员都会站在指定位置监护,若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及时示意司机停车检查。
  与此同时,虽然胶济线已经实现了客货分离,仍有部分普通旅客列车经由胶济线运行,因线上列车密度大,而旅客列车速度要远高于货运列车,因此常遇到货运列车需要暂停避让旅客列车的情况,这时候普通站等小站的另一个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普通站拥有2条正线和3条到发线,可同时容纳5趟列车临时停靠。另外,通行列车如发生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检修,也可到这停靠。”宫利岗对记者说。
  对铁路系统来说,一年一度的春运是工作的头等大事,别看普通站远离喧嚣,事实上也与春运有着密切关系。
  宫利岗告诉记者,日常情况下,每天由他们站通过的旅客列车有19趟,今年春运已经增加到了22趟,加上开行的货运列车,车站日保障通行列车达到了150多趟,平均每个小时会有六七趟通过。“春运期间车次增加了,运载的旅客也比平日多了不少,我们更要绷紧安全弦,让每一位旅客平安到家。”宫利岗说。
行车室里紧盯监控,上厕所都得请假
  在小站最西头,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是车站的行车室,每天150多趟车经过,车站这么多道岔,司机该走哪条线全由这里的值班员说了算。
  行车室里,3台显示器、1部电话、1台车机联控电台摆在桌子上,值班员刘利军端端正正坐在桌子前,一脸严肃地紧盯着电脑屏幕,听到有人前来目光也没有离开。在没有列车通过的间隙,他才能和记者简单聊上几句,但目光仍停留在屏幕上以备意外情况发生。“这里是车站的‘大脑’,别看我们站小,但安全问题一点儿不敢马虎。”刘利军对记者说,眼前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一条条路线图,不同区域标注着不同颜色。
  记者注意到,当观察到一趟列车从邻站驶出,刘利军会及时报出列车编号及行进方向,同时抬起右手划出列车行进方向,一旁的助理值班员梁学杰也是全神贯注,复诵刘利军传达的信息同时重复这一动作。
  当列车靠近普通站时,司机会通过车机联控电台与刘利军联系,刘利军则告知其经由哪条线路通行,电话那头司机进行复诵,复诵正确后才挂断电话。从接到司机电话到列车安全驶出车站一般需要5分钟,在这期间,刘利军的目光一刻也不能离开屏幕。
  “今天一个白班是65趟车,你算算我要盯着看多久?”刘利军说,只有在没有列车通过的时候,他才能抓紧时间揉揉眼睛,但决不能长时间离开屏幕,连上个厕所都要请假,找同事临时替一下。
工作
  坚守岗位超过35年
比家人相处时间都多

  旁边,梁学杰笑呵呵地听着记者与刘利军聊天。1961年出生的刘利军是1980年来到站上工作的,梁学杰比他晚一年,两人在这都已经坚守了35年以上。
  “他工作认真没的说,话比较少,性格内向一些。”说起这位同一个班值了十多年的老同事,梁学杰笑着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相处的时间都多,彼此非常了解,“能说的话都说完了,有时候就都不说话。”
  宫利岗介绍,多年来,因刘利军认真负责而发现的行车安全隐患多不胜数。在2017年5月份,一趟临淄方向驶来的列车自普通站通过时,原本屏幕显示的应随列车运行变换颜色的进路表示灯没有变色,刘利军发现后及时通知司机进行检查,避免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午饭时间到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刘利军和梁学杰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每次都是值日勤的同事将饭菜做好后端到行车室里来。不仅如此,为保证行车安全,两人连午饭也不能同时吃,都是一人快速吃饭一人盯着屏幕。
风雨亭下迎来送往
中间不能折回办公室

  当天轮到刘利军和梁学杰上白班,从早上8时接班,要一直工作到下午6时30分。在站上简单吃过晚饭后,晚上8时前要强制休息,至下半夜2时重新接班,再工作至早上8时下班才能休息。
  接到列车靠近车站的电话后,梁学杰赶紧背上对讲机、拿起一红一绿两面信号旗走出行车室。距离行车室不远处矗立着一个小小的蓝色风雨亭,梁学杰要站在亭子下迎送列车。
  已经53岁的他有些驼背,面向列车驶来的方向尽可能挺直身子。一列火车呼啸着自西边快速驶来,带起的强大气流差点将他的帽子掀翻。
  临近中午,气温仍低至零下好几摄氏度,而四周没有遮挡,风力更大,记者站了一会儿就冻透了。梁学杰掀起衣服笑呵呵地说,自己身上穿了棉衣棉裤和皮马甲,对于这样的环境早已习惯。
  梁学杰告诉记者,每一趟车他都是这样迎送,列车到达前他要提前站在指定位置,接送一趟车要四五分钟,如果遇到等信号的情况,等一个多小时也很平常。“只要列车接近车站了,我就得出去,中间不能折回办公室,直到安全送走。”梁学杰说。
上班时间手机上交
想去体验下“复兴号”

  从扳道员到助理值班员再到值班员,伴随着岗位升级,刘利军也从当年的翩翩少年变成了如今的华发满头。
  刘利军说,他刚到普通站时,站房还没建设完成,周围都是田地,他们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帮着搬砖、栽树,一晃38年,时间恍如昨日。
  按照规定,他们上班时手机必须关机由站上集中保管,家里有事只能通过办公电话联系。“家里人知道我们的工作性质,所以除非发生了非常紧急的事,一般不会联系站上。”在行车室岗位上待了这么多年,刘利军唯一一次请假是父亲突发疾病,但赶到医院安排好家属陪床后,自己又匆匆赶回了工作岗位。
  下了班,梁学杰的爱好是钓鱼,有人开玩笑问他:“在单位还没坐够么?”梁学杰也不恼,对于他来说,一天天上班坐着不说话,时间过得特别慢,而钓鱼时心情放松,时间自然过得飞快。
  虽然为铁路奉献了大半辈子,两人却少有时间坐上高铁出去转转,“听说‘复兴号’时速能跑到350公里,真想去坐坐。”梁学杰笑着说。
生活
旧宿舍改造成圈舍,养鸡喂鹅自给自足
  站上只有12名员工,按照四班三运转值班,日常情况下,除了行车室里的值班员和助理值班员,站上只有一名日勤值班员及当值的站长或副站长,算起来四个人,行车室里的两名职工还不能随意活动,寂寞是最难捱的。
  宫利岗1988年参加铁路工作,今年已经是第30个年头了。2015年10月调任普通站担任站长,除了保证日常的行车安全,因小站远离市区、条件艰苦,如何让职工在站上感受到温暖、愉快工作,宫利岗在不停探索:对站房重新粉刷、开辟阅览室、安装乒乓球台、开辟小菜园和花圃。前段时间,他还邀请职工家属到站上开展联谊,让家属近距离感受铁路工作。
  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车站里还有一群特殊的“员工”——鸽子、鸡和鹅。在办公区以东有个单独的小院,里边的两排圈舍是它们的专用“宿舍”,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馨园。
  “明年你再来,这些鸽子就孵出小鸽子来了。”宫利岗笑着说,这两排圈舍原本是普通站的家属院,早已无法住人且闲置多年。职工们自己动手,拆掉了破旧的门框和窗户,搭起了简单的架子、安装了钢丝网,买来了鸡、鹅和鸽子饲养了起来。鸡、鹅下的蛋足够站上自给自足,到夏天时菜园长起来,什么菜都不用买。
职工自己掌勺做饭,上班路上捎菜过来
  临近中午,厨房里已经忙活起来,1972年出生的副站长汉森也在帮着择菜、顺菜。旁边的日勤值班员周传胜一边试着油温一边将鱼滑入锅中,动作十分娴熟,一盘炸鱼一会儿就做好了。
  没有专门的炊事员,做饭完全由职工们自己掌勺,一般是当班日勤值班员担任“主厨”,站长或副站长也一起帮忙。
  “站长做的可好吃了,我跟着他都练出来了。”去年初刚刚调到车站上的助理值班员张建成1989年出生,是站上最年轻的职工。来到站上后,业务上很快上手了。像许多年轻人一样,起初做饭对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好在有诸位同事的帮忙,如今他也能独自做一桌美食,连回家都是妻子顺好菜等他做。
  站上已经许久没有招待过客人,为了招待记者,他们捧出了最高规格:炸鱼、山药炖排骨、白菜炖粉条、韭菜炒海蛎子,都是周传胜掌勺、汉森和张建成打下手做出来的,十分美味。
  在来到普通站前,1972年出生的周传胜在杨家庄站工作多年。“一直在小站上工作,做饭都练出来了。”周传胜笑着说,车站周围没有商店、超市,除了站上自给自足的部分,蔬菜、肉等都是职工们上班时顺路捎过来的。
  虽然小站不与外界打交道,职工的工作也少被人知晓,但在他们心里,站小责任却大,看着火车安全顺利驶过站台,他们心里也特别有成就感。  A04-A05版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