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18全国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2018全国两会

第03版
2018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让军人成为尊崇的职业
芯片“瓶颈”如何能破解
学习宪法 尊崇宪法
2018年03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芯片“瓶颈”如何能破解



  芯片,被誉为是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尽管我国一些制造领域芯片“瓶颈”制约正在缓解,但每年依然要依赖大量进口。如何从根本上破解芯片“瓶颈”,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芯片制约有所缓解,大量进口现状依然未变
  很长时间内,类似“圆珠笔尖”的核心零部件一度缺失,手机摄像头以国外厂商为主,内存条价格受市场波动大……芯片成为制约我国制造领域发展的“瓶颈”。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投入,这一问题在逐渐得到缓解:“核高基”专项与国外差距由15年以上缩短到5年,一批核心电子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中一些中国企业正在展现全球水平……
  芯片产业发展与国家的重视和投入密不可分。2014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布局,集成电路自给率大幅提高,有效缓解了制约。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说,尽管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部分领域已取得突破,但整体还落后不少。“芯片大量进口的现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守好核心技术“命门”,没芯片就没信息安全
  核心技术和芯片是各类智能信息系统的“命门”。尽管在不少产品上已有国产芯片,但高端芯片或装备依然很少见。
  “集成电路是战略性产业,一旦放松就会错过几十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现跨越。”邓中翰说。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将对我国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在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看来,中国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投入较晚,而欧美、日本、韩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基本把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并建立了垄断态势,为我们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弯道超车”带来挑战。
  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人。此外,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导致科技企业创新成本高,加上一些重大专项基金更多停留在研发机构,很难进入到创新的中小企业中,这些都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瓶颈。
须抓住时代机遇,努力追赶力争“弯道超车”
  芯片也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工业粮草”。代表委员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芯片作为信息系统“大脑”和“魂”的作用更加凸显,提前布局,我们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建议,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应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比较集中活跃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智能制造、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若干领域,依托用户和数据规模优势,率先加强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他认为,要用好政策和市场两把“利剑”,推进核心关键技术、零部件集中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科研创新应避免“撒胡椒粉”式的支持,重点加大对核心技术创新应用的政策扶持。
  邓中翰表示,未来一方面要利用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优势,沿着国外成熟的发展路线,努力在局部领域实现超越。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一些领域围绕自主标准、知识产权研发芯片,构建新的产业模式和生态链,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