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调查
 
标题导航
这些家长误区你有吗
呵护学生走出困境
晚报陪你去研学
2018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家长误区你有吗



  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的药一样,后果都是严重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有必要知道一些常识,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本期,我市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綦敦田为家长解疑答惑,指点迷津。
专家名片
  綦敦田,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潍坊市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高密市家庭教育指导咨询中心主任。
  错误一
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

  “妈妈,我想买套奥特曼!”“爸爸,我想要个电话手表。”……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或者以不吃饭、不上学来威胁家长,完全一副不满足要求誓不罢休的架势。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只能无奈地跟孩子妥协。
  分析:父母无原则的向孩子妥协是溺爱、娇生惯养的表现,更是父母缺乏正确教育方法、能力的体现。家长在遇到孩子因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其尽情发泄不良情绪。孩子发泄完了,家长再与孩子深入交谈,引导他认识到自己要求的不合理性;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措施,采取延迟满足要求的办法,激发他的上进心。另外,孩子任性不是错,关键是家长如何引导。把孩子的任性转化成追求美好未来的意志,这才是有智慧的家长!

错误二
用物质弥补缺失的陪伴

  对部分家长来说,平时因为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一些家长会用物质来满足孩子、讨好孩子。
  分析:这种无原则用物质来满足孩子要求的方式是错误的,过度以物质的方式来补偿陪伴孩子缺失的做法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科学的。部分家长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有亏欠感这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做到:一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地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别人可以代替你的工作,但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父母。二是珍惜每次陪伴沟通的机会,在每次与孩子沟通交流之前备好课,明确沟通的目的,讲究沟通技巧,提高陪伴效果。三是向孩子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情况,让孩子理解的同时,深信父母是爱自己的。

错误三
只管学习不让做家务

  有很多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好了,家务活儿从不让孩子插手。父母的义务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分析:对孩子来说,生活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和高分低能的人。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不但不影响学习成绩,反而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更能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通过做家务,孩子可以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做家务的快乐。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感恩和珍惜。他们长大后的就业率和幸福指数要比不会做家务的孩子高得多。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长大后会在社会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结婚以后将产生许多家庭矛盾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本报记者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