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我的潍坊,见证70年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潍坊人文

第04-05版
潍坊人文
 
标题导航
“迟到”的毕业证
景芝酒业独家特约征稿启事
人生第一张照片
2018年06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第一张照片



  至今在我的影集里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它是40多年前的一张照片,也是我的第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秋,那时,大哥在莱阳当兵已经两年。这年秋天,母亲收拾完了所有的农活,带着我和二哥去看望远在莱阳当兵的哥哥。那年我才5岁,听母亲说,要坐火车去,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坐上了火车,我的心里满满地兴奋。在部队,我看到了军人手中的冲锋枪,这就有了在小伙伴中炫耀的资本。
  一天吃过了早饭,大哥带我们到“工农兵照相馆”照相。走进照相馆,照相师傅刚开启了那明晃晃的镁光灯,我就像受了刺激的骡马,只觉得这是一处魔魇之地,号哭、挣脱着跑出了门外,母亲和大哥被我的反常弄愣了。好说歹说,我就是不去照相。在我幼小的心里,坐火车的那种兴奋被眼前的一幕冲刷得荡然无存。最后大哥没有什么良策能够说服我的幼稚,还是采取了“贿赂”的办法,到附近的菜市场,卖了几个胡萝卜给我,我这才含着委屈的泪水站在了母亲和哥哥们的前面。我就这样留下了生平第一张照片。手拿胡萝卜、眼里含着泪花、一张委屈的面孔。
  母亲把照片挂在堂屋的正中。岁月流转,春秋交替,很多来过我家的亲朋好友,看到这张照片上的我,都先是惊讶,后是发笑。其实,当时的我除了年幼胆小之外,更重要的是见识的贫乏。家里用的是煤油灯,电灯、镁光灯这些新生事物从未见过,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有些蜀犬吠日。
  如今,各种高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孩子们见多识广了,我想,即使三岁的孩子照相,也不会有哭的了。因为时代在变,我们认识和接纳事物的能力也在变。        文/图 冯天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