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中高考特别报道 |
第02,03版
中高考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高温暂歇 大雨雷电上阵来 |
为防止雨季发生漏电伤人事件,市路灯管理处开展大排查 |
|
6月23日、24日两天,我市出现了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7℃。高温过后,未来三天将迎来降雨天气。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25日夜间至26日,我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市民要注意防范。福建20日晚出现暴雨天气,一灯杆发生漏电,两路人涉水时触电,央视报道后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为防止雨季发生漏电伤人事件,市路灯管理处已组织专业维修队伍,对城区的路灯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时将敦促其他责任单位对公用设施进行检查。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 6月24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23日、24日两天,我市气温一再蹿高,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高温“烘烤”全城。 周六周日两天赶上高温,走在大街上,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大汗淋漓。不少市民纷纷选择待在家中空调下,或者到超市、商场里寻找清凉。“夏至之后,我市气温就大范围上升,烈日炎炎,还有些闷热。”城区中央生活城小区居民马先生对记者说,遇到这样的天气,最好待在家里。 最难熬的莫过于室外工作者,他们头顶烈日,忙碌在工作一线。对此,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另外,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建议,夏日里常出现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高温过后迎来大范围降雨 记者了解到,当天,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计25日至27日,我省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同时伴有雷电和8—10级雷暴大风。其中菏泽、济宁、泰安、莱芜、淄博、潍坊等6市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将达100—120毫米,局地15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40—60毫米。强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25日夜间到26日白天。 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本次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大,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请各级城市防汛主管部门提前做好准备,注意防范城区积涝、中小河流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做好雷电和短时雷暴大风的防范工作。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未来三天我市气温将逐步下降,最高气温在33℃左右。预计25日至26日夜间,我市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过程平均降水量为40—7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25日夜间到26日白天,部分地区过程雨量将超过100毫米,部分地区小时雨强可达到40毫米以上,同时伴有雷电和8—10级雷暴大风。对此,市民要加强防范。 市气象台提醒,本次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大,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要注意防范城乡积涝,同时做好雷电和短时雷暴大风的防范工作。 目前,我市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大部分农田播种了玉米,正是需要水分的时候,这场降雨将有利于玉米苗的生长。 雨季漏电伤人事件引关注 6月20日晚,福建省福州市出现暴雨天气,有一根灯杆发生漏电,2位路人在涉水时触电,经抢救已无大碍,漏电的具体原因还在排查中。此事经央视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从现场视频中看到,该路段路面积水严重,不断有群众提醒过往行人:“不要从那边走,有电。”还有热心市民救助被电市民的场景。据央视报道,过去几年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城市公用设施在雨季漏电的事件,严重的甚至致人死亡。 2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此事引起了我市市民的高度关注。家住经济区祥瑞家园小区的张女士表示,她记得去年雨季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曾出现过公共自行车站点漏电,让市民不要靠近借车的提醒,真假难辨。“假如雨季这些公用设施真的存在漏电现象,真不知道该如何躲避。”张女士说,汛期马上就要到来,希望相关部门赶紧行动起来,排查安全隐患,避免意外发生。 相关部门对路灯进行排查 路灯及其他公用设施是否会漏电?当天,记者从市路灯管理处了解到,从6月份开始,他们就已组织专业维修队伍对城区路灯杆、箱式变压器等公用设施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 据市路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夏季温度太高,一些路灯设施运行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下,电缆的绝缘层很容易老化击穿,导致出现灯杆漏电现象。加之雨季雷暴雨多发,道路积水,使照明设施如电缆工井、路灯杆等用电设施的电源连接点泡在水中,接头处缠绕的防水绝缘胶布很容易老化,确实容易造成漏电伤人事故发生。 该负责人说,因为雨季路灯杆漏电而造成的伤人事故在全国各地已发生过多起。由于受高温等客观因素影响,电缆绝缘层受损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解决措施,只能防患于未然,提前进行安全防范。 为防止发生漏电伤人事故,市路灯管理处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对管辖范围内的照明设施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漏电测试检查,利用专业检测设备,对每条街上的每根路灯杆,每台箱式变压器进行逐一检测。一旦发现漏电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城区的带电公用设施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路灯杆外,城区的带电和用电公用设施种类还有不少,如电线杆、公交站亭、公共自行车站点、交通信号灯、箱式变压器,甚至一些景观喷泉等也带电,都存在漏电风险。这些带电公用设施的电压一般在220伏,一旦发生漏电,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市路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汛期马上就要到来了,他们在全力对路灯杆及电缆工井等城市照明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还将严格督促其他从城市照明设施上接电的带电公用设施责任单位自行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明确责任范围,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当天,记者了解到,我市其他带电公用设施的责任单位也陆续开展了安全隐患自查整改行动。 对于网传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和充电桩漏电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供电部门对充电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同时,国家标准对充电接口的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充电启动前,车侧和桩侧都要进行自动绝缘检测。如果绝缘检测失败,则无法启动充电。充电桩都设计了短路保护,如果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设备也会在第一时间切断充电电流。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市民最好不要冒雨充电。 遇漏电别慌两种方法逃生 市路灯管理处提醒市民,我市的雨季即将到来,在下雨天,尤其是暴风雨等恶劣天气,道路出现大面积积水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安全,市民要尽可能地绕过积水严重路段,如果必须涉水通行,一定要远离公交站亭、公共自行车站点、充电桩、交通信号灯灯杆、路灯杆等带电设施,谨防触电。 记者从供电部门了解到,降雨潮湿天气,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人体的电阻也相对降低。因此,在路上行走时不要靠近电力设备,更不能在供电线路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有可能刮断架空电线,雷击和暴雨也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放电。在户外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金属材质斜拉线,因为拉线的上端离供电线路较近,在恶劣天气里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使拉线带电。 万一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应该单腿跳跃或双脚并拢跳着离开现场8米以外,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如身边发生触电事故,不要赤手救人,先关掉电源,如果关不了电源,要用干燥的绝缘器具挑开导线,千万不能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体,然后迅速将触电者移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仰卧,把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没有呼吸和脉搏。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可停止施救。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赵春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