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为了梦想 中高考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余震来了 党内要员又辞职
普吉翻船事故遇难者已全找到
墨新当选总统将会晤美国高官
油罐车撞客车造成至少13人亡
2018年07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震来了 党内要员又辞职



英保守党两名副主席辞去职务,表达对首相脱欧计划的不满
  继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辞职后,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另两名高层人员当地时间7月10日递交辞呈,原因是与党领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政见不合。不过,内阁紧急改组后,特雷莎·梅获得多名内阁高官支持,新内阁成员一致发声,声援特雷莎·梅的“脱欧”谈判立场。

不满计划 保守党两名副主席辞职明志
  英国广播公司政治事务编辑劳拉·库恩斯伯格10日率先在“推特”发布消息:“保守党两名副主席将以辞职抗议契克斯计划(特雷莎·梅主导的“脱欧”谈判计划)。”多家媒体随后证实这一消息。
  特雷莎·梅10日召开戴维斯、约翰逊辞职后的首次内阁会议。她随后在“推特”上写道:“上午举行的内阁会议富有成效。”
  几小时后,保守党下议员布拉德利和考尔菲尔德宣布分别辞去保守党“分管青年事务副主席”和“分管妇女事务副主席”职务。他们警告特雷莎·梅,在“脱欧”后与欧盟保持“密切联系”可能引发公众强烈反对。
  英国内阁成员6日在伦敦郊外的首相乡村官邸契克斯别墅就“脱欧”协议谈判方案达成一致。方案提出英国“脱欧”后设立“英国—欧盟货物自由贸易区”,保留与欧盟一致的贸易规则和产品标准。
  英国定于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但目前英国政府和保守党内部围绕英欧经贸关系仍有不同意见。

内阁成员 一致发声支持首相脱欧计划
  特雷莎·梅10日在伦敦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否认她屈服于欧盟压力而与前者保持密切联系。“(‘脱欧’谈判)会完全体现民众投票表达的意见,”特雷莎·梅在一份声明中说,“但我们将以一种平稳、有序的方式完成‘脱欧’。”
  她认为,“契克斯计划”将保障就业和民众日常生活不受“脱欧”打乱,避免英国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重现“硬边界”。
  路透社报道,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大臣迈克尔·戈夫力挺特雷莎·梅。被问及是否会辞职时,戈夫以“绝对不会”回应。
  特雷莎·梅的盟友、前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则斥责前外交部长约翰逊的“脱欧梦想”不切实际,强调“必须应对现实世界”。他还警告保守党人不要挑战特雷莎·梅的领导权,认为“这是最不需要做的事”。
  英国司法大臣戴维·高克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我认同内阁成员支持首相、一致发声的做法;若不这样做,他们将被迫离开。”
  依据保守党规章,发起对党领袖的不信任投票需要得到至少15%保守党下议员,即至少48人支持。目前看来,反对首相的阵营不太可能获得足够票数;他们在议会中也无法改变英国即将与欧盟继续“脱欧”谈判的计划。

英国内外 对“脱欧”方案看法褒贬不一
  特雷莎·梅政府此前承诺退出欧盟关税同盟与欧洲共同市场,“契克斯计划”因而遭英国国内“硬脱欧派”批评和抵制。
  保守党议员安德鲁·布里金说,特雷莎·梅政府的方案“完全背叛了民众的意愿”,“这并非偶然,而是有预谋的背叛”。
  英国《太阳报》批评特雷莎·梅在“脱欧”议题上连续“犯大错”。也有一些媒体认为,特雷莎·梅采纳了最为务实的方案。司法大臣高克说:“如果大家不喜欢这个方案,他们还有替代方案吗?”
  英国政府定于12日公布一份包括更多细节的“脱欧”谈判计划,欧盟承诺,看到这份方案后将立即回应。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不愿置评细节,但她说:“方案已经摆上谈判桌,这是好事。”
◎相关新闻
卫生大臣 “转岗”外交大臣
  执掌英国卫生部近6年的杰里米·亨特9日被特雷莎·梅任命为新的外交大臣,接替当天因“脱欧”立场分歧辞职的鲍里斯·约翰逊。亨特上任后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呼吁:“是时候支持我们的首相达成‘脱欧’协议了——时不再来……”
  因与首相“脱欧”立场不同,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8日辞职。接替戴维斯的多米尼克·拉布为坚定“脱欧派”,而新上任的亨特则是特雷莎·梅的亲密盟友。按美联社的说法,亨特支持妥协版的“软脱欧”。
  对于“脱欧”,亨特的立场历经从支持“留欧”到支持“脱欧”的转变。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前,亨特是“留欧”阵营一员;但他2017年10月告诉媒体,在“脱欧”问题上他已转变观念,部分原因是欧盟在谈判中显现的“傲慢”让人失望。
  英国和欧盟希望于10月达成“脱欧”协议,以便留出足够时间,让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议会在明年3月29日英国正式“脱欧”前完成对协议的表决。
  路透社认为,此次亨特在两名内阁重臣接连辞职之际临危受命,可能改变特雷莎·梅内阁官员“脱欧”立场的平衡。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