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舞狮,大家并不陌生,但多数都是从荧屏上欣赏到的,街头并不多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学舞狮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舞狮技艺日渐凋零。不过,在潍城区北门大街小学,他们将舞狮搬进了校园,并将此作为学校特色进行推广。 7月10日,在潍城区2018年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喜剧专场的舞台上,潍城区北门大街小学带来的《狮舞飞扬,童心向上》的舞狮节目让在场的观众眼前一亮。平地腾起、辗转腾挪、翻滚跳跃……很难想象,表演这些高难度舞狮动作的,是十几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 7月11日,在北门大街小学的校园里,记者见到了这十几名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少年舞狮队员,他们穿着大红色、亮黄色狮皮,在操场上玩耍嬉闹。据了解,今年5月底,该校成立了舞狮队。谈及当时报名的情景,11岁的小队长周津名还记忆犹新。“那天班主任跟我们讲起舞狮的渊源,问我们有没有想学的,我是班里第一个报名的。”周津名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从电视上看到舞狮表演中的“狮子”一会儿摆摆头,一会儿扭扭腰,活灵活现的非常酷,一直期待着有机会尝试一下。终于,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他们组建了自己的舞狮队,小时候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舞狮还是比较有趣的,但有些动作比较难,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蹲马步,练眼神,喜怒哀乐各种神态都得学,还要练习跳跃,每一个动作都要经历无数次反复训练。”担当狮头的周津名介绍,训练的日子并不轻松,碰伤胳膊腿都是常有的事。 刚成立一个多月的这支舞狮队规模并不大,一开始有20多个学生报名,经过不断淘汰,只剩下了12个学员,他们全部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记者发现,这个队伍里除了一名解说员是女生外,其余都是男生。“他们每天训练的时候,我就在一旁背解说词,看到他们一遍遍反复练习,满头大汗还在坚持,我也不敢松懈。”作为队伍里唯一的一名女生,来自四年级三班的陈李雅婷对舞狮艺术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之所以在小学校园里引进舞狮项目,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我觉得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承这些面临凋零的传统文化,同时舞狮艺术的引进,也可以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让他们终身受益。”北门大街小学工会主席徐玉杰表示,为了引进舞狮项目,学校专门购买了儿童版的舞狮装备和服装,还从校外聘请了专业的教练来教孩子们基本动作。 “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也是未来学校侧重打造的一个特色项目,随着项目慢慢成熟,我们将开设舞狮校本课程,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对舞狮有所了解和研究。”该校政教处主任孙倩表示,“学习舞狮不仅仅是动作的练习,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包含了礼仪、表情、意志力磨炼等多个方面,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现在的孩子不仅能穿着狮皮耍萌,还能做出像打滚、狮子跑、亮相等高难度动作。”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江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