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秋季节,人们吃海产品较多。有些人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根据相关风险分析,可能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又称致病性嗜盐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常见于沿海城市,多发于每年的4月~11月,高峰期为7~9月。副溶血性弧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潜伏期短、季节性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临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重症型可出现脱水、休克症状。 市民或餐饮单位在加工水产品时,一定要烧熟煮透,对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通常食品应放在凉爽通风处,或保存在冰箱内,食品烧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隔餐的剩菜食前应充分加热。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到附近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在餐饮单位消费发生食物中毒,可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并保存好消费票据、就诊记录、体检报告等相关证据,以便执法部门调查取证。 记者 邓永杰 通讯员王晓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