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蚊香液。 |
|

|
|
医生提醒杀蚊虫药品应避免儿童接触,误服后第一时间催吐 夏天为避免蚊虫叮咬,很多市民家里都备有电蚊香液。这种液体无色无味,但具有一定的毒性。7月15日,诸城市林家村镇一名一岁半女童因误喝了电蚊香液,中毒抽搐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医生提醒,杀蚊虫药品和农药一定要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 误喝2分钟后就出现恶心抽搐 诸城市林家村镇的王女士告诉记者,7月15日上午,一岁半的女儿看到驱蚊液彩色的外皮,便好奇地拧开盖子喝了起来,转眼间近半瓶进了肚。仅仅过了2分钟,孩子便开始恶心伴抽搐。他们立刻就近送医洗胃,可症状并没有缓解,随后转院至青岛妇儿医院入住了儿童重症监护室。 王女士表示,女儿因为误食电蚊香液而造成了深度中毒,大脑神经与肺部造成了严重损伤,其他脏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上呼吸机、气管插管、洗胃、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导泻……在医院一系列的救治措施努力下,7月20日,女儿的症状稳定,体温恢复正常。 7月27日,记者了解到,目前王女士的女儿仍在进一步治疗和观察中。 毒性大,口服会引发器官损伤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魏茂周表示,电蚊香液的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此外还会加入一些氯仿、苯、乙醚等作为溶剂,这些化学成分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吸收,并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长期过量接触会有致癌、致畸作用。一旦口服,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后,经黏膜吸收,可引发肝肾功能损伤、脑损伤、肺水肿等。 “平时插电使用电蚊香,有毒成分会挥发,不会对人产生较大危害。但是口服,特别是孩子服用剂量超过20ml,就很危险了。”魏茂周提醒,电蚊香、灭蚊剂等杀蚊虫药品一定要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发生意外。如一旦发生误服,应当第一时间催吐,喝牛奶或苏打水保护胃黏膜,同时立即送医急救。 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以结婚为幌子 女子进行网络诈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