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爱兰 在高密康庄人民公社沂塘西村,一户人家的大门旁,“光荣人家”的牌子已经挂了20余年。这牌子不仅显示了这家人的荣耀,也记载了不为人知的辛酸。这里,是我的家。 从我幼年的记忆开始,我家的大门旁就挂着一块木牌,长约一尺,宽约八寸,红底黄字,工工整整地写着“光荣人家”四个字,年复一年,由新变旧,由旧换新,历经20余年,直到主人迁走,老人仙逝。 抗美援朝,我的父亲参军了,我家就成了军属。至于当时怎么拥军优属我没有记忆,真正有印象是小学的时候。 每年的除夕下午,大队和村里会组织一支队伍,敲锣打鼓,走街串巷,拥军优属。每到我家时,村干部就会把一块猪肉、一条干鱼交到爷爷的手里,再把一块“光荣人家”的木牌和小灯笼挂在大门的两侧,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己。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盏小灯笼,可以在除夕之夜提着它走东家,串西家,得意洋洋。因而,我认为除夕是我们家最荣耀的日子。当然,还有人家说起我父亲是解放军的那一刻。 天黑了,鞭炮声响起时,爷爷奶奶四目相对,也不说话,不断地望向窗外;母亲一边煮着饺子,一边朝大门口看几眼——他们都在盼望最想念的人回家过年。我们这些孩子什么也不懂,直到长大才明白大人们当时的心情。有一年除夕夜,父亲冒着大雪回来了,他因雪大迷了路,到家时正赶上吃年夜饺子,一家人高兴极了,我却羞于跑上去开口叫一声“爸爸”。因为我们见面的机会太少了,一年就一次呀! 春节过后,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照顾老人,哺育孩子……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的性格也变得坚毅、刚强,我们也学会了早早担当。小学二年级,我就帮母亲写信,母亲说,我写,内容无非是“家里都好,不要挂念”之类。其实,家里并太不好,弟弟妹妹有病,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墙倒屋漏等等困难之事都不提。现在看来已成往事,许多的辛酸也不值一提。现在,家里一切安好,老人健在,我们姐弟或已退休或在工作,孙辈们学业有成,重孙辈健康活泼,茁壮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