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潍坊边防检查站驻守在潍坊口岸一线,为出入口岸的船舶、飞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圆满完成各项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为驻地经济发展,为口岸安全稳定保驾护航,得到驻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8月4日,记者了解到,潍坊边防检查站推行具有本地特色的“使命守边,文化固边,立体控边”的服务管控模式,有力维护了口岸安全稳定,服务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使命守边 优质高效服务,守好蓝色国门 7月下旬以来,潍坊地区持续高温,最高温度平均在36℃以上,船舱里更是开启了“高温烤箱”模式。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潍坊港码头,几名边防警官正在码头进行巡逻,面对缓缓驶入的货轮,几名边防警官依法登船检查。 边防警官宋雨超说,在涨潮的时候,登船的悬梯坡度能达到60°以上,陈旧的悬梯基本没有防护措施,白天攀登就十分危险,夜间更看不清脚下情况,但为了守护国门,24小时连轴转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由于船只入港时间不定,执勤的时间也不固定,对边检站官兵来说,船笛声就是任务命令。”宋雨超说,边境地区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块礁石,都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体现,成为国门卫士是每一个边防官兵的使命。 记者了解到,潍坊边防检查站为做好“科技强警”,提升口岸管控效能。在重要区域安装了具有夜视功能的监控探头,还投入资金建设安装了新系统,执勤人员可利用该系统的功能,实时掌握锚地及码头停泊船舶数量等信息,对船舶实施动态监管。 潍坊边防检查站还制定了“绿色优检”服务方案,实现了“船舶在港零等待、手续办理零等候”目标。迄今为止,已连续9年实现执勤“零投诉”、案件办理“零复议”目标。连续9年被潍坊市评为“反走私工作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山东公安边防总队评为“执法示范单位”。 文化固边 为警营文化注魂,软实力有硬作用 苍翠的大树拔地而起,好似哨兵守卫着庄严的营区;林阴小道里的“文化长廊”,有边防警官们相互留下的祝福语……走入潍坊边防检查站,好似步入了一个温馨的绿色园林。身边走过的边防警官个个精神抖擞。但10年前,这里只有一片荒芜的空地,以及几栋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当时的边防站领导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才能滋养精神,进而转化为边检工作的持续驱动力,于是积极为潍坊边防检查站的警营文化注魂,让软实力有硬作用。 潍坊边防检查站充分汲取“鸢都之城”的独特魅力,以“园林警营、主题警营、文化警营”为依托,着力打造“潍美”文化营区。 无论是战备值勤还是业余文化生活,潍坊边防检查站都将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求融入其中,特别是在打造文化团队方面,充分发挥文体骨干的带动作用。在训练、生活中,通过开展“我为警营点赞”、“入伍这些年”故事分享会以及拍摄《不忘初心,潍守国门》主题宣传片等活动,切实用趣味鲜明的文娱活动缓解了广大官兵的执勤工作压力,为圆满完成各项边防安保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官兵的良好情操,为官兵完成任务提供了不竭动力,成为遂行战斗任务的“助推器”,而这只是潍坊边防检查站文化的缩影。 立体控边 形成联片管控防控 据了解,潍坊边防检查站负责潍坊港21个对外开放泊位和3730米的码头岸线以及潍坊机场临时对外开放的边防检查任务。近几年,随着潍坊口岸的不断发展,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及人员也越来越多。口岸管控在防恐怖、防偷渡、防走私等方面压力逐渐增大。为此,建立立体化沿海防控体系,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铸牢口岸安全屏障成为了潍坊边防检查站的重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由潍坊边防检查站牵头,联合港口派出所、港企保卫部门,成立联合应急处突分队,在全港区构建了联动工作运行体系,形成了联片管控的防控机制。这一机制同时还肩负信息预警、普法宣教、矛盾纠纷调解等多项功能,为解决服务公司恶意竞争、非法经营、非法登轮等“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机制运行2年来,港口案件、违规事件下降了63%,港口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上升至95%。同时,他们还不断加强与口岸联检单位的交流合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开展联合检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拓宽协作领域,深化协作层次,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凝聚口岸管控合力。 本报记者 宋树云 通讯员 李凌云 (本版图片由潍坊边防检查站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