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生活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第03版
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标题导航
骑行路上享受自由
“免签”和“落地签”有什么区别
2018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行路上享受自由



  家住潍城区华实小区的吴鹏是北关街办中心小学的一名老师,大部分时间,他都忙碌地穿梭在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但只要到了假期,外出撒欢成了他休闲放松的最好方式。

从自驾到摩旅,喜欢随走随停的自由自在
  “从小我就喜欢玩,闲不住。”今年35岁的吴鹏告诉记者,不到20岁的时候,他听说河北有一个地方的摩托车价格很便宜,便和朋友买了一张地图,一路坐车到了400公里外的河北,然后一人买了一辆摩托车灰头土脸地骑了回来。
  2009年,吴鹏买了一辆越野车,加入了“越野e族”俱乐部,跟成员们一起自驾出游,莱芜、泰安、威海等省内城市基本都跑遍了。“一般去有山有水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又有挑战性。”吴鹏表示,去临朐寺头穿越时,白天开着车在河道上赏景,晚上在山上露营,跟朋友烤肉、看星空,心情特别舒畅。
  2013年,吴鹏买了一辆摩托车,从此喜欢上了摩旅。“具体去了多少地方没有数过,穿越草原天路、骑行太行山、环太湖……总之每个暑假、寒假或者假期都会出去跑上一圈。寒假往南跑,暑假往北跑,路线和目的地都是我自己规划。”吴鹏说,摩旅的目的地只是个方向,风景都在路上。他喜欢一路行走在风景里,随走随停的自由自在。

骑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享受旅行的过程
  “摩旅骑行看上去‘拉风’,但也并不总是美好。比如说遇上恶劣的天气,那滋味可不好受。”2017年春节,吴鹏骑行到浙江,在高速路上突遇大雪,路面打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服务区,发现骑行裤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浑身冻得发抖。
  2018年春节,吴鹏大年初二就出发准备骑行皖南“小川藏线”。这段公路线东起安徽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全长300多公里,既有广西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还有318川藏线之险,曲折惊险,风景独特。“这是缩小版的川藏线,我规划了很久,但那次7日行程几乎都在下雨,天气特别恶劣。同行的一位摩友手冻的不能动,在当地买了一双刷碗的手套戴上防雨。”吴鹏用“狼狈”一词来形容那次摩旅,“中途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行人穿着雨衣、脚上套着塑料袋,一身臃肿的进店吃饭,总是引起人们围观。虽然当时情况有些虐,但是现在想来还挺有意思”。

提前规划线路,尽量避开商业化浓重的风景区
  吴鹏告诉记者,他和同伴出游之前都会提前规划线路,尽量选择自然风景好的地方,避开成熟商业化浓重的风景区,这样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在环游太湖时,他们无意中发现一个叫震泽古镇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小镇,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还保持着原生态,优美的景色让他感到惊喜。
  今年暑假,他和同伴摩旅近半个月,沿着中蒙边境、中俄边境、中朝边境,从内蒙古的阿尔山到满洲里、到漠河、大兴安岭直到大连坐船回山东,全程6000多公里。“这次骑行遇到很多困难,边境线一般人迹罕至,有时三四百公里都找不到一处加油站,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信号。虽然条件艰苦,但抬头看看那里的蓝天白云,纯净地让人心醉,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吴鹏说,让他开心的是,路上还经常会碰到志同道合的摩友,他们遇到过一位来自安徽宣城68岁老大爷,骑着边三轮一路神采奕奕,“老人热情健谈,还跟我们分享经验,他的精神让我很受鼓舞,我也要保持年轻的心享受路上的美景”。
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