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心灵憩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万众一心 重建家园

第03版
政事
 
标题导航
八月,弥水之殇
陇西行(二首)
西域景色别样新
瞻兰州黄河霍去病广场英雄群像有感
父子战争
小离别
大学食堂
2018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食堂



  □黄小凡
  大学陆续开学,这让我忍不住怀念起在青岛大学四年的伙食。
  军训期间,食堂二楼的拉面被宿舍老大和老五盯上了。不同于街边拉面的惨白寡淡,食堂的拉面更韧,有嚼劲,面的颜色也更黄,碱香闻起来很舒服。煮好的面浇上一大勺黄澄澄的牛肉汤,撒一把葱花香菜,舀一匙红油,拎回宿舍到楼下再买个茶叶蛋,趁面没坨赶紧吸溜完。军训后,我们开始去食堂一楼打饭。但有时中午下课晚,从东院艺术楼气喘吁吁跑回西院时,一楼的饭菜早已售空,食堂小灶上支起了四口砂锅。砂锅汤底用猪大骨熬制,撇去浮油,煮得微微发白,加进切块儿的白菜、豆腐、泡发的粉丝、时令青菜,再根据口味儿放入牛肉或丸子……热气腾腾的一大碗里,白菜软烂,豆腐嫩滑鲜香,粉丝爽口,就着食堂的馒头边吃边喝,实在是冬日里的不二之选。宿舍里两个土生土长的青岛姑娘,一个喜酸一个嗜辣,无视砂锅师傅惊诧的眼光,分别往各自的砂锅里狂加醋和辣椒,一个四周弥漫着浓郁的酸香气,另一个则像极了正宗的重庆火锅,通红一片。冬日的清晨,食堂不定期供应五毛钱一个的土豆包子,小孩儿巴掌大,蒸得雪白松软,趁热咬一口,土豆和粉条吸收了猪肉馅儿的脂肪,油香四溢。早起的我和老五常帮全宿舍人去抢包子和煮鸡蛋,八张饭卡,常把小师傅弄得手忙脚乱。
  大一下学期,离艺术楼更近的东院食堂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炒饭、米粉、汤面……总嚷着减肥的老七常去西边一号窗口涮几串白菜豆腐,而我常点的是荷包蛋汤米线、酸菜肉末炒饭,一块钱10个的蘑菇鸡蛋水饺和小米粥。有时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跑完800米,直接冲到这里点一小盆肥肠面,嘱咐厨师多加几个红辣椒,再来两串刷上酱的炸素鸡,辘辘饥肠瞬间就被抚慰。
  后来宿舍楼下新开张了煎饼果子和麻辣烫,每到饭点儿就被学生们大排长龙。2014年夏天,已大学毕业六七年的我回到青大,做煎饼果子的阿姨一下就认出我是当年那个要加俩鸡蛋,结果她接连给我打出两个双黄蛋的姑娘。买了套煎饼,本想回食堂看看,奈何所有食堂都必须用饭卡打饭,不能再用现金,只能站在门口回味曾经的感觉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