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600多年古井重见天日
九旬老人打算轻生民警发现护送回家
遇隔离墩躲避不及小货车高速上侧翻
开高档车碰瓷 骗保600余万元
2018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600多年古井重见天日
被掩埋半个多世纪,寿光张家寨子村欲将其打造成景点
  村民们在围观古井。



  近日,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热闹了起来,一口被掩埋了半个多世纪的古井重见天日,引发村民热议。这口古井已有600多年历史,见证了村子的发展。该村打算对古井进行修复,打造成一个景点,融入村子的历史文化中。
  古井挨着银杏树
  10月25日,记者来到张家寨子村看到,在村小学内生长着一棵粗壮的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挂满枝头,繁茂的枝干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村民们告诉记者,听老辈人说,以前这里有雌雄两棵银杏树,其中一棵被毁掉了。后来村里筹建小学,剩下的这棵银杏树被圈在了校园中保留了下来,已有600多年历史。不过最近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不是这棵银杏树,而是树旁边的一口古井。
  据了解,张家寨子村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这棵银杏树伴随着村子的发展而生长起来。村里的老人介绍,有银杏树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口水井,井水养育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
  记者注意到,这口古井紧挨着银杏树,井口直径75厘米,周围用大青砖砌成,树根盘根错节在井口上,井里面还有不少沙土。
  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小时候都见过这口古井,当时村民纷纷来此取水喝。1958年,村里建设人工河时,古井被沙土掩埋,之后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最近村里正在进行文化建设,建设银杏游园,听到村民对古井的讲述后,大家开始寻找挖掘此井,没想到还真找到了。”张先生对说。
村里将修复古井
  经过半个世纪的沉寂,古井重见天日,村民们异常兴奋,纷纷前来参观。“古井口现在已经找到了,下一步将里面的沙土清理出来,让它恢复昔日的活力。”村民赵女士说,她家住在银杏树旁边,以前听老人提起过古井,没想到还真的找出来了。
  “古井让村子几百年来有了充足的水源,为村民生活提供过便利。如今挖掘出来后,将打造成一个景点。”张先生对记者说,别看这口古井不大,但背后的故事却不少,对研究村子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刚告诉记者,目前街道正组织对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银杏游园进行施工,对古井和古树进行维护修复,逐步打造成景点,让景观变活,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文物得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