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

第02,03版
人文潍坊

第04版
人文潍坊
 
标题导航
演奏主旋律,呕心沥血歌唱新生活,废寝忘食
2018年1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人黄永健:
演奏主旋律,呕心沥血歌唱新生活,废寝忘食



  音乐是人类心灵对话的方式之一。所有的音乐人都知道,曲调写出来后,都离不开编曲的“妙手”进一步编配打磨,而潍坊学院音乐学院的黄永健老师是潍坊市最早从事编曲的音乐人之一。他是一位有情怀、有表达的音乐人,他注重原创,对待每一个音符和音乐作品都抱有严谨的态度,他用执着和非凡的敬业精神打磨出一部部精湛佳作。
人物档案
  黄永健,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黄永健先后毕业于昌潍师专、中国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30多年。1992年开始学习电子合成器编曲,1997年开始学习电脑音乐编曲,1999年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音乐工作室。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在中央电视台、人民大会堂等参加演出。为山东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开幕式音乐编曲,参与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音乐的编曲工作,参与潍坊市多届国际风筝会、鲁台会开幕式的编曲、录音工作,参与潍坊市许多大型晚会的音乐编曲、录音工作。这些年来,黄永健编曲的音乐作品有几百首,包括歌曲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等。黄永健参与创作的歌曲《月亮月亮》《桃花海》分别荣获山东省第七届、第十届“泰山文艺奖”。创作的歌曲《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荣获2018年山东省高校音乐舞蹈大赛原创作品奖。
原创音乐会吸引大批观众
  10月22日晚,由黄永健编曲、作曲、原创作品音乐会在潍坊学院音乐学院报告厅举行,吸引了大批专业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参与。音乐会上,《穆穆童心》《别让月光看见我的忧伤》等一系列作品赢得阵阵掌声。
  由于斌演唱的歌曲《说青州》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作曲,黄永健编曲,这是长期扎根生活、扎根基层获得灵感创作的一首讲述青州美丽风景、人文故事的作品;由我市著名作曲家吴超凡作曲的《孙武颂》则大气磅礴,豪情万丈。音乐会上,黄永健编曲、作曲的一首首歌曲百转千回、沁人心脾。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熟悉旋律响起时,现场不少观众都跟着哼唱起来,音乐和歌声的共鸣与交融,将当晚的音乐会推向高潮。
  这些歌曲全部由黄永健编曲。他从艺近40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而改革开放40年来,又是潍坊市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黄永健想通过自己创作的一首首歌曲颂扬时代,助力潍坊市的文化名市建设。黄永健说,在潍坊学院工作的这些年里,学校领导、音乐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都给予了他极大帮助。同时,潍坊市音乐家协会的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吴超凡老师,在他的编曲、作曲的发展道路上给予了专业上的巨大支持与帮助。
因为热爱坚持调到音乐班
  黄永健1965年出生在潍坊诸城,父亲是一名机关干部,母亲是一名教师。9岁那年,黄永健随母亲去江西舅舅家过春节,舅舅是部队干部,家就在部队大院里。“我在那里待了大约40天,几乎天天听士兵吹军笛。”黄永健说,那美妙的声音吸引了他,他也开始跟着学吹军笛,渐渐地便喜欢上了音乐。
  回到诸城后,黄永健所在的小学成立乐队,黄永健入选了。在乐队里,黄永健又开始学习二胡,并且拉得越来越好。父亲当时花5元钱给他买了一把二胡,黄永健很珍惜,只要放了学或者周末就练琴。上初二时,山东电视台在诸城录制一档文艺节目,音乐需要提前录音,黄永健就是录音乐队的一员。
  上高中后,父亲建议黄永健去文科班。上课时,他隐约听到音乐班的学生在练声、弹琴,心里特别痒痒。“那种感觉别提了,上课时真想快点‘飞’过去……”黄永健笑着说。在他的坚持下,一个月后终于调到了音乐班。
十七岁考上昌潍师专 中午练琴同学帮打饭
  高中这段时间里,黄永健真的是如鱼得水。由于音乐专业学习努力,加上文化课较好,高中只上了一年便被昌潍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昌潍师专”)艺术系录取。那时候,整个艺术系只有50个学生,黄永健是年龄最小的,被录取那年只有17岁。
  在艺术系,不论是声乐、钢琴,还是音乐理论都是必修课。钢琴在昌潍师专可是“紧俏货”,学生根据时间表轮流练琴,僧多粥少,就连中午都被安排上了。“每当我的练琴时间排到中午时,总是让同学帮忙去食堂打饭,然后把饭带到琴房,我用最快的时间把饭吃完,抓紧时间练琴。”黄永健说,虽然当时学习比较辛苦,可是他并没有感觉到累。
  从昌潍师专毕业后,黄永健去了济南工作,1988年底调回潍坊。
  1990年,黄永健来到潍坊艺术学校工作,这时候,他开始参与的演出活动越来越多。90年代,专门的伴奏音乐几乎没有,演出只能用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演出颇有不便。1992年,恰逢山东省举行中等艺术学校的全省汇演,为了提高演出水平,争取好的成绩,学校决定购买一批演出设备。黄永健便建议购买电子合成器来完成编曲。
  “那时两万多元钱一台电子合成器,电钢琴也要一万多元。”黄永健说,当时这种设备整个山东也没有几套。学校领导讨论后,决定购买这些演出设备。有了电子合成器,编曲如同插上了一双翅膀,黄永健独立完成了所有的伴奏和编曲。在那次的全省艺校汇演中,潍坊艺术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倾其所有听音乐会
  1997年春天的一纸招生简章,成为了黄永健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中国音乐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一批年轻教师到院学习,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很快,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黄永健奔赴北京,报考中国音学乐院的考前培训班。
  当年,全国统一进行的专升本考试通过几率非常低,且整个山东只招两个人。下定决心的黄永健并没有退缩,“我就是个越遇到困难越不认输的人,那时候我就坚信一定能考上。”黄永健说,也许是老天的眷顾,他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
  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期间,黄永健受到了更专业、优质的音乐教育,聆听著名音乐专家、教授授课,提高了水平,开阔了眼界,开始接触电脑音乐编曲。此外,在北京有各种的音乐活动,国内外名家的音乐会、演唱会等等。黄永健如饥似渴,宁愿少吃两顿饭,也要省下钱买门票。那时一张票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他几乎将花销全部用在欣赏这些音乐会、演唱会上了。这些熏陶和学习机会是绝佳的精神食粮,为他以后的原创音乐事业打下了“基础”。
编曲烧脑常想撞墙,作品像自己的孩子
  从北京回到潍坊,黄永健的音乐创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他的编曲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编曲费脑耗时,既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也需要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与特点。编曲需要灵感,需要从古典到流行音乐的全面了解。有时候,黄永健整整一个上午都在发呆,到了午后却突然来了灵感,马上提笔记下奔涌而出的旋律。黄永健说,灵感来了或许很快,一首歌曲的编曲可能两三天就能完成;但是有时候他要编一个多月。这种烧脑的工作经常让他非常苦恼,甚至“想撞墙”。不过他有一个特点,只要有了第一句,后面的内容便能比较顺利地完成。
  连轴转、带病坚持工作,成了黄永健这些年的常事,然而黄永健却乐在其中。黄永健表示,从幼苗长成大树,从音符做成曲谱,从跃然纸上到沁入心扉,每一段的成长就像是离不开妈妈的孕育一样,每一首编出的曲子就如同自己的孩子。
三天创作抗灾歌曲,原创应与时代同步
  从艺近40年,黄永健始终要求自己用心、用情、用生命去打磨每一部作品,用音乐人的使命、坚守和执着的热爱,去创作每一部作品,把每一个音符融入自己的生命与血脉。
  黄永健认为,编曲不仅要有自己的音乐态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原创、与时代同步,弘扬正能量并助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黄永健说。
  今年夏天,寿光、昌乐、临朐、青州、安丘等地遭受了197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暴雨灾害。灾情发生后,全国的支援来了,社会各界的帮助来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也不能缺席。为此,黄永健特意驱车赶到灾区抗灾,触景生情编写作品。只用了三天时间,由白瑀作词、黄永健作曲的歌曲《坚守在一起》录制完成。正是第一时间组织创作,才将文艺工作者的鼓舞与呼唤化作了高亢激荡的旋律,温暖着灾区、激励着人民。这首歌放到网络上以后,不到6个小时点击量便突破了10万次。
音乐理念方向很重要 希望音乐人坚持原创
  黄永健在原创音乐上非常执着,妻子也从事艺术工作,在这个艺术家庭的熏陶下,他们的儿子黄笛也走上了音乐这条道路。黄笛从7岁开始学钢琴,初二开始学习作曲,初中毕业便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在北京,是一名全职音乐人。
  黄永健坦言,他从未亲自教过儿子,都是请其他老师来教,他只是灌输给儿子一些音乐理念。“不论是我的学生还是孩子,音乐理念和音乐方向是非常重要的。”黄永健说,有时候他给一些小学生上课,一节课约45分钟,可能学生只弹了5分钟的钢琴,剩下的40分钟,他会和学生、家长交流。他想让家长们知道孩子是为了什么而学习音乐,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学习。
  现在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开设了电脑音乐制作课,由黄永健亲自上课,同时他还在校内开设了电脑音乐公选课,许多热爱音乐的非音乐专业学生选学了这门课,有的同学已经可以完成编曲,参加演出,这让黄永健非常欣慰。
  黄永健还帮助一大批热爱音乐的人实现了他们的音乐梦想。课余时间,黄永健也教了很多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国内许多著名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都有他的学生。黄永健希望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期待他们能脱颖而出,在这个充满温情与壮怀的伟大时代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A06-A07版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