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人文潍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

第02版
人文潍坊

第03版
人文潍坊
 
标题导航
喜获避火图 与君约来年
2018年1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获避火图 与君约来年



  最好的邂逅也无非是这样的:30年前寻而未果,30年后不期而遇。当杨洛书说他有“避火图”时,艺术馆里一阵骚动。杨先让再“走黄河”,宛若目睹了这种木版年画瑰宝在杨家埠的劫后余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民间艺术几度遭遇即将消亡的命运,以致当杨先让听到有“避火图”时,竟惊喜到紧张。
回忆当年遗憾事,意外收获“避火图”
  何为“避火图”?杨先让给大家解释道:“其实就是春宫画。”据记载,明清两代,天津杨柳青等地每年春节前将“避火图”和其他年画一起销售。新娘的嫁妆中有“避火图”,这种习俗直到19世纪仍然存在。这就是有名的“女儿春”、“嫁妆画”。之所以叫“避火图”,古人认为它可以避邪,能防止火灾的发生。
  30年前,杨先让来到杨家埠,曾专门找当年的老作坊和老师傅询问当地“避火图”的情况。经历了“文革”等灾难,“被问者吃惊地望着我,好像要被杀头似的,感觉恐怖得很。”杨先让一再解释、启发,心惊胆战的老师傅才慢慢相告。
  早先,杨家埠每家年画作坊为了发货和客户选货方便,将上百种年画印样贴在墙上,其中“避火图”的花样贴在门后方。因为屋子暗,贴在门后并不醒目,所以又称为“门后画”。另外,它们被小商贩藏在箱底或藏在袖筒里出卖,所以也叫“箱底画”或者“袖筒画”。
  “还能找到几张吗?还有版子吗?”面对杨先让的询问,老师傅赶紧告诉他:“杨家埠没有一户敢藏那个玩意,了不得。”往事在老艺人身上留下阴影,“这里是先进区,不敢碰那玩意”。那段历史成为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乃至中国永远的痛。这些情况,杨先让在《黄河十四走》里专门做了记录。
  在杨家埠,“避火图”真的被涤荡一空了吗?30年前,杨先让带着失落走了;30年后,杨洛书拉着杨先让的手,非说自己当年曾送给他一张“避火图”。
  “你有‘避火图’吗?”杨先让不禁大吃一惊,他既疑惑又期待地看着眼前的老伙计:“你没有给过我……”
  杨洛书嘴一咧,笑了:“现在我还存着两张,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一张。”
  “快给我看看!快给我看看!”杨先让兴奋得尖叫起来,一边赶紧和杨洛书相互搀扶着站起来,一边对大家说:“你们都开开眼吧。”
  杨洛书接过话茬:“只叫你自己看,别叫这些妇女看啊。”一席话,把大家全逗乐了。
  纵然这相遇迟到了30年,可它像歌一样,一下唱出的是杨先让心底的渴望。杨先让看着这图,眼睛久久不能离开。他给大家讲“避火图”与生命崇拜、生殖崇拜。
  杨洛书告诉大家,这张“避火图”的版子为民国时期所刻,灾难中他抢救下来。杨洛书视此古版为珍宝,也曾有人登门求购,均被婉言谢绝。“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避火图”的遗像,谁要也不卖,我要世世代代传下去。”杨洛书的话字字千钧。
  “你当年没给我。年轻的时候给我多好,现在给我都没用了……”杨先让说完,屋子里又是一阵笑。
  杨洛书宠溺地看着这个“白发少年”,使劲敲打着他的肩膀,末了拿手指着他,嘴里念叨着:“你真是……你真是……”屋子里又是一阵笑。
  
年画留存多劫难 与君相惜伤别离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黄河十四走》记载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作坊几次经历灾难的历史情况:“抗战时,日本人的破坏抢劫就不用说了;‘土改’时烧毁了一批(画版),因为都说是封建迷信;‘文革’时又是一把大火烧了三天。‘文革’结束后,有些户开始重操旧业,把所藏版子拿出来,又开始刻了些新的。后来,版子又被没收了,一把火烧了。老版子太少了。”
  劫难中,杨洛书冒险将150余块年画古版用塑料布包好,藏在粪坑里、地底下,很多年画版子因此成为孤版。民国时期的这块“避火图”版子也幸免于难。若不将年画当成命,又如何能完成此举?杨先让再“走黄河”,恰如再次致敬——致敬杨洛书,致敬千万个杨洛书一样的民间艺术家。
  “他女儿还记挂着我,到潍坊就来看看我。”杨洛书说的是杨阳,清华大学教授,她曾和父亲杨先让一起“走黄河”,一起创作完成了《黄河十四走》。
  “哎呀老头儿,我们这一次见面,下一次还能再见吗?”杨先让说。
  “先让……”杨洛书瞬间哽咽,落下泪来:“老人不是说了,今日脱了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他把杨先让送出门,走下纪念馆外一层台阶,十分眷恋。
  杨洛书颤巍巍不下台阶却又送下台阶。他紧紧握着杨先让的手:“什么时候再见?不知道了……你在北京,赶明年的时候就再问问‘杨老还有吗’,你就这样问。”
  “有!”杨先让把如此瘦弱却无比坚强的老伙计揽进怀里。接着人群中传出一阵喊声:“有!”这是再“走黄河”人心底的呼声。
  
◎相关链接
《黄河十四走》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个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20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文/图 本报记者 马慧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