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夙伟
近两年,月嫂职业十分吃香,月收入过万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些金牌月嫂月入三四万元也是常见的事,收入可谓早已超越了白领。(11月14日《工人日报》) “月入三四万元”被认为“天价”,其实,只是相对于月嫂而言,与某些企业高管动辄月薪几十万元,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现在被普遍质疑的,是月嫂“职业”的知识含量是否与“天价”相称,但显然,决定月嫂“天价”工资的,不是知识含量,而是市场需求。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月嫂火爆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百姓的需求在升级。当市场需求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那么,“月嫂收入超白领”只能是一个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现实。 不容讳言,目前的月嫂市场,其中有市场无序和盲目的因素,其中包括人为的炒作,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月嫂的“天价”工资,终究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一旦市场趋于正常,其中的泡沫被挤去,回归到更加合理的价位,也是早晚的事。因此,大可以平常心看待。 而且,即使如此,也应该承认,“月嫂收入超白领”的出现,终究有着一定合理性。除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产妇对婴儿护理常识匮乏”,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月嫂,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已然是供不应求。既然僧多粥少,“月嫂收入超白领”,也理所当然。 据称对于各地月嫂涨价,有媒体呼吁,政府应加强监管,也已经有地方对月嫂发出限价令。其实,加强监管,一是严格资质认定,提高月嫂行业入行门槛,确保月嫂的技术“含金量”;二是制止中介公司夸大专业性之类的欺诈行为。至于“月嫂收入超白领”,只是市场行为,大可让市场自身调节。 我们目前更应注重的是对包括月嫂在内的家政行业的培育。现在全国各个城市母婴健康的服务项目单一,专业的母婴健康从业人员培训机构更是凤毛麟角。专业的母婴健康服务人员市场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母婴护理市场需求。因此,加快实现高端月嫂的“供需平衡”,才能实现供需双方的“双赢”。 (请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