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山东17地市今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日前公布。记者梳理发现,前三季度GDP青岛继续稳居冠军;烟台虽是亚军,但面对季军济南的追赶位置已“岌岌可危”。此外,6地市增速超7%,菏泽是唯一增速超8%的地市,滨州则出现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17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从前到后依次是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临沂、东营、泰安、威海、德州、聊城、菏泽、滨州、枣庄、日照、莱芜。 其中,青岛以9086.09亿元继续稳居山东地市经济“冠军”位置;其后为烟台、济南,分别为5858.13亿元、5853.08亿元。 虽然已经过了“以GDP论英雄”的阶段,但经济增长仍是各地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青岛2016年跻身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济南和烟台则有望在未来数年内迈入。 从经济增速上来看,前三季度,菏泽GDP增速为8.2%,与上半年一样仍是全省唯一“过8”的地市,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共有6个地市增速超过7%,菏泽之后依次是日照、临沂、青岛、济南、威海;增速垫底的是滨州,负增长1.8%。 今年前三季度,烟台、济南GDP差距为5.05亿元。而根据此前统计数据,烟济两市一季度差距为45.17亿元;二季度济南反超烟台,上半年烟济差距为13.45亿元;三季度济南继续反超烟台8.4亿元。两市间GDP差距越来越小。 前三季度,烟台、济南的GDP增速分别为6.3%、7.3%,如果这样的增速差继续保持,济南跨过5.05亿元、反超烟台只是时间问题。 滨州前三季度GDP增速为-1.8%。问题出在哪?答案是第二产业“拖了后腿”。据滨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刘玉英介绍,GDP负增长主要是工业经济下行导致的,但就业、物价平稳,进出口高速增长。在经济运行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这一态势来之不易。 前三季度,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802.64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增速为6.6%,居全省第八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