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市科技馆展现文明实践中心风采
秀面点
创作历史系列长卷 捐赠市民俗学会
双色球1791万大奖得主现身多拿500万奖金竟是因为……
2018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科技馆展现文明实践中心风采
年均接待社会公众突破50万人次,去年公众满意度达100%



  本报讯 11月19日,记者从潍坊市科技馆获悉,市科技馆年均接待社会公众突破50万人次,展品展项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去年公众满意度达100%。作为全市试点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市科技馆立足窗口服务实际,坚持文明创建带动,科学文明融合,不断搭建载体、创新形式、充实内涵,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让“学习路上”成为工作常态和标志品牌。市科技馆初步成为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科普旅游中心和文明实践中心。
  市科技馆发挥展厅作用,传播科学文明。坚持以故事线、知识链为统领,全面开放常设展厅260件(套)展品构成的六大主题展区、五大体验区域和三个创客空间,短平快地传播科学思想,推进科学文明宣传常态化长效化。与常设展厅相配套相衔接,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相继组织了VR虚拟现实、海洋科技和全球机械百音盒等三个临时展览。
  市科技馆整合“科普讲习所”“四点半党校”和学术报告厅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政府采购的3D打印体验和科普图书展陈工程稳步建设。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市科技馆坚持把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服务软实力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细抓长抓常,打造“一层一风景”“一科一文化”的班组文化格局。统筹推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有机融合,营造文明创建的和谐氛围,丰富科学实践的文明元素。
  延伸科教触角,拓展文明内涵。在做好常规性科普展教的同时,市科技馆在6个县市区建成6处校园科技馆、1处县域流动科技馆,打造以市科技馆为主体、以校园科技馆和流动科技馆补充的“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需求。全年组织巡展210多次,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580多项,近6万名农村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亮丽的科技教育风景线。组建1382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构建科学文明服务“直通车”。
  市科技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众“满意、高兴、赞成、答应”为根本标尺,做到全面免费开放,“全天候”搞好服务,全力提升服务动能,深入开展“亮党员身份、比优质服务、树窗口形象”活动。顶层设计制定33项工作制度、25项岗位职责和9项工作流程,建立科学运转体系。扎实开展会展品操作、会讲解服务、会人流疏导岗位实践锻炼,打通展教服务“最后一公尺”。组织全员赴重庆大学举办“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促进素质能力新旧动能转换,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 陈静静 通讯员 李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