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洪水更显党徽成色 点赞咱村的领头雁
2018年1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水更显党徽成色 点赞咱村的领头雁



这五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抗灾救灾重建家园
  他不顾安危,自齐胸大水中救出被困老人;他舍己为公,将洪水引向自家养殖场……在“8·19”洪灾来袭时,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生死置之度外,组织党员、群众组成一支支抢险救援队伍;灾后重建,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不分昼夜,四处奔走忙碌。
崔文礼
青州市庙子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
一心忙着转移群众,自家房屋和积蓄被冲走
  一件老旧的棕色外套、一条带补丁的裤子、一双破旧的黑色千层底布鞋、浑身上下沾满尘土,这是11月14日记者见到青州市庙子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崔文礼时他的装扮。当55岁的他伸出双手,记者不禁眼眶发酸:粗糙的双手上长满老茧,到处都是皲裂的口子,早已被泥土填满。“村里正修河堤,刚卸完一车水泥,还没来得及收拾,你们就来了。”崔文礼一边解释,一边露出淳朴的笑容。
  穿村而过的东张河河堤正在加固,村民进家的桥梁还剩最后一座没完工,崔文礼一直靠在工地上。虽然这些活有专门的施工队来干,劳作了半辈子的他总是要亲自动手,帮着搬运水泥或搅拌混凝土,一刻也闲不下来。
  在8月19日那场大雨到来前,东张村已经下了三天雨。东张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村民沿河两岸而居。19日清晨5时,一直密切关注着水情的崔文礼发现河里的水位在迅速上涨,赶紧叫上村里的干部,用高音喇叭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村旁的博临路出现一处泥石流,因这里是连接淄博博山与青州、临朐等地的一处干道,导致大量车辆滞留。他立即联系镇政府协调机械,一起帮着清理道路,自己的鞋子被冲走,他就赤着脚在泥水中忙碌,一直到下午2时道路抢通。
  就在崔文礼正忙活着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称家里进水了,让他赶紧回家帮着转移,86岁的老父亲瘫痪在床,还有3个幼小的孙子孙女。“东西不要了,你带着老人、孩子抓紧跑出来就行,我去组织群众转移,不回家了!”崔文礼简单跟妻子交代了两句,便继续投入工作当中,后来手机进了水,家里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了。当天下午,村里200多名村民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等崔文礼回到家,才知道家人平安无虞,不过房子和攒了半辈子的积蓄都被洪水卷走了。“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人还在什么都有可能,再说村民一个没有伤亡,这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崔文礼说。
董文杰
寿光市上口镇广陵一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保住村子免被淹没 将洪水引向自家养殖场
  “董书记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舍弃个人利益顾全大局,这种精神值得弘扬。”寿光市金融办驻广陵一村第一书记张智涵对记者说道。
  张智涵所说的董书记指的是寿光市上口镇广陵一村党支部书记董文杰。1970年出生的他在村里担任支部书记已有11年。广陵一村紧靠弥河,地势低洼,是“8·19”暴雨中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当时,村干部一直忙到8月20日清晨6时,村里的1300多口人均被转移到了镇上设的安置点。
  8月20日早上8时,忙活了一整夜的董文杰还没来得及坐下喘口气,洪水已经漫过村西的羊田路直奔村里而来,水位瞬间涨到了半米。“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把洪水引出去,一旦大水进村,不仅村民家里被淹,连养殖大棚、蔬菜大棚都会被冲毁。”张智涵说。
  路东一公里处就是董文杰家的养殖场,场内的15万只鸡再过十几天就能出栏了。危急关头,董文杰果断决定在上广路挖开泄洪口,将洪水引向村外。挖开口子,董文杰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他家养殖场的8个鸡舍将被淹没,损失不可估量,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期间,妻子一遍遍给他打电话,面对她“别开口子”的苦苦哀求,董文杰就撂下一句话:“别再打电话了!”心急的妻子骑车着急往鸡舍赶,不慎摔倒导致手臂骨折。
  最终,村子保住了,但董文杰家的养殖场全部被淹。直到当天下午4时,处理完村里的事情,董文杰才抽时间赶到了养殖场,齐腰的大水中,15万只白羽肉鸡全部被淹死,发电机、变压器等全部泡在水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20万元。张智涵告诉记者,董文杰开办养殖场都是贷的款,刚还完贷款,又遭受了这样巨大的损失,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董文杰强忍泪水将15万只鸡全部掩埋。洪水过后,他把协调来的抽水设备先给其他村民使用,最后才处理自家的养殖场,还联系银行为大棚受灾户进行低息、贴息贷款,帮助大家解决重建资金问题。
  如今,一个高标准智能化大棚园区项目已经启动,广陵一村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的胜利曙光越来越清晰。
王传家
临朐县五井镇石峪村党支部书记
洪水中搭起一条“绳桥” 将被困河道的群众救起
  11月14日,立冬没过多久,群山环抱中的临朐县五井镇石峪村刚刚结束秋收。进村的道路、受损的房屋都已修缮完毕,5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家正组织进行机井修复和村委办公室的修整。除了还停在路旁的一辆水毁车辆,记者行走在村里已经很少看到洪水留下的影子,很难想象在8月19日的暴雨中,这个小山村经历了怎样的劫难。
  因石峪村四面环山,“温比亚”过境时瞬间暴雨如注,山洪从四面八方向村里涌来。从8月19日上午9时开始,王传家就带着村干部辗转多处河堤、塘坝排查险情。下午3时,雨势陡然转急,王传家当机立断,组织三支抗洪救灾突击队挨家挨户转移低洼处的群众。
  晚上6时许,村内河道水位猛涨,路上的水已经一米多深。正在村北疏散群众的王传家接到报警,称有两名老人被困。安排好手上的活,王传家带队前往救援。途中,他们遇见一辆汽车停在河道内已经被洪水包围,车上有两人被困。原来这两人是当地的养蜂人,冒雨上山查看蜂箱后,在返回途中被洪水困住了。王传家让两名党员先去解救被困老人,自己和剩下的人一起对车上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王传家将绳子的一头绑在一根电线杆上,蹚过大水将另一头系到对岸山坡的一棵树上,横贯起一条“绳桥”。然后把另一条绳子递给车上的两人,让他们绑在腰上攀着“绳桥”,众人慢慢将两人拉了上来。
  洪水过后,王传家踏着泥泞走进低保户、贫困户家中,对受损房屋进行加固、清理淤泥,组织群众抢修受损道路,两天后即恢复供水供电。作为抢险救灾中的平民英雄,他被表彰为“山东省抗灾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并记一等功。
  载誉归来的王传家依然奋战在灾后重建第一线。王传家说,他准备尽快启动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设,并开展荒山绿化,建起环山路发展乡村旅游。
  在王传家看来,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洪水到来时,冲在前头是他的职责所在,他很庆幸能在群众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帮助,接下来会继续带领村民好好干。
孙垂军
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池子村党支部书记
积水暴涨至成人胸口深 冒着危险转移受困群众
  “我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水。”11月15日,68岁的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池子村村民王明堂对记者说,村里组织救援时他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被困屋内,村支书孙垂军带人蹚过大水、抬着老人在洪水中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最终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果不是孙垂军带头冲在前面,有好几户村民就有生命危险了。”
  位于高崖水库库区深处的池子村并不大,像许多“空心村”一样,这个小村子里50岁以下的青壮年多数外出工作,剩下的大都是老幼妇孺。进入汛期后,高崖水库库区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尤其受台风“摩羯”影响,穿村而过的河流已有十余米河堤被冲毁,如果继续下大雨,将会危及河西岸住户,52岁的孙垂军带头组织村干部、党员对被冲毁的河堤进行了加固。
  8月19日,“温比亚”裹挟着特大暴雨再袭池子村。至晚8时许,穿村而过的河流水位已漫出河堤超半米。按照库区党工委的要求,孙垂军立即安排村干部组织群众转移。然而,短短20分钟内,村内积水暴涨至成人胸口深,此时还有5户群众受困家中,其中就包括王明堂口中所说的老太太。
  村里的每一条道路都被洪水封死或冲断,该如何施救?闻讯赶来的救援队被洪水拦住,一时无法进村。“这种情况下必须展开自救!”孙垂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他带领村干部将绳子一头拴在树上,一头系在腰间,五人串成一串,互相扶持,一步一挪地来到被困群众家中,用救生圈将他们一个个转移了出来。
  “我们撤离时,大水已经淹到了脖子,再晚10分钟可能就坏了。”回忆起当时的惊险,孙垂军对记者说,那时已经全然忘了害怕这回事,一心想着把村民救出来。不过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多亏了社区、派出所及邻村村民等。
  孙垂军担任池子村党支部书记已有4年,进入村“两委”也有20年了。因为这场暴雨,默默无闻的小村子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孙垂军说,经过这次暴雨的检验,村里民心更齐了,接下来他将继续带领村民继续做好灾后重建。
于志良
安丘市郚山镇南逯村党支部书记
雨洪漫过河坝涌入村内 两入齐胸水中背出老人
  时隔三个月,记者再次来到安丘市郚山镇南逯村,村里过水的房屋均已被拆除,几台大型机械在作业,村民们有的搬进了村里之前建好的楼房,有的则就近安置,等待搬进即将建设的安置房。为确保村民温暖过冬,村里还给每户村民发放了1吨煤炭。
  南逯村是几条山沟河流的交汇之处,在8月19日的那场大雨中,村子也未能幸免,快速汇集的雨水漫过鲤龙河堤坝涌入村内,不少村民家中进水。1982年出生的村党支部书记于志良组织村“两委”干部及部分党员、青年成立抗洪抢险队,对全村的危房一遍又一遍仔细排查,提前将住房存在隐患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得知紧靠河堤的张文龙家因地势低洼进了水,家里两位8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于志良当即带头蹚水进入屋内,与村旁车站站长王占山分别背起两位老人。行至院内时,洪水已经漫到胸口的位置,他俩艰难地将两位老人背了出来。
  于志良转身看到,漫堤的洪水正不断涌入张文龙家对面的于勺香老人家。他穿过院子来到老人居住的西屋,背起老人就往外走。从屋门走向院门正好与洪水的流向相背而行,在齐胸的大水中一步步慢慢挪动,终于挪到了大门口,可门外是更加肆虐的洪水,已是寸步难行。三名村干部及村民尝试营救,都被困住了。一个浪头打过来,一行人被洪水冲回了院子里,不得不退回到西屋里。
  救援人员从后窗的路上尝试多次,终于将绳子扔进屋内,一头绑在路边的树上,另一头则绑在了屋里的铁门上,一行人最终成功得救。来不及查看自己的伤情,于志良又与其他村干部一起继续转移其他群众。在他忙着转移群众时,都没来得及问问自家的情况。
  洪水过后,南逯村被列入了整村搬迁的范围,村子旧址的房屋已经拆除。“明年中秋节前,村民们就都能搬回来住了。”于志良说,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之下,村里灾后重建才能如此迅速展开,村里旧址将规划设计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结合原有产业基础,实现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