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新旧动能转换潍坊行动
 
标题导航
贺建奎称为试验感到“自豪”
2018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建奎称为试验感到“自豪”



基因编辑权威认为此试验无任何意义且不道德
  11月28日,贺建奎现身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的争议表示歉意并对研究过程进行披露。26日,他宣布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双胞胎姐妹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引发极大的争议和讨论。国家卫健委和科技部对此回应称:开展科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进行,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首先“致歉” 随后进行演讲
  贺建奎的演讲原定于当天11时30分,后推迟到12时50分。贺建奎首先向在场同行表示了歉意,因为他在没有完成同行评议的时候就选择率先在媒体公开了这项研究。随后,他发表了演讲。在介绍用于小鼠、猴子的试验结构后,贺建奎讲到了所有人关心的重点——露露和娜娜。
  他介绍称,共有七对夫妇参加了他的试验,团队对成功发育到囊胚阶段的31个卵子进行了基因编辑,其中一组实现了CCR5敲除,并诞生了露露和娜娜。他表示,两个基因序列达到了他预期中的改善效果,尽管有一个有潜在的脱靶风险,但不会影响其他基因。
  贺建奎在现场表示,双胞胎出生后,未检测到基因间脱靶。也没有观察到大的基因缺失。
  项目经费方面,贺建奎称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也有自己支付的。他还特意强调个人公司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项目其中。未来会对露露娜娜进行持续监测,并且进行隐私保护。
  在此次演讲中,贺建奎认为鉴于目前没有HIV疫苗,需要去帮助有遗传性疾病的家庭,或者有潜在感染的孩子。他认为自己很骄傲能够参与这项试验。
  贺建奎还表示,“如果我的孩子有类似的风险,我会首先做出尝试。”
  贺建奎演讲结束后,此次峰会主席、诺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当场上台发表了短评。他认为,这个临床试验并无必要,由于缺乏透明度,该试验破坏了科研规则,因此并不会被同行认可。他还当场表示峰会29日会发表新的共识。
若面临同样境况,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基因编辑
  记者:你对其他胚胎做了什么? 他们有被移植吗?
  贺建奎:有七对夫妇,但基于目前的情况,临床试验暂停了。
  
  记者:露露和娜娜是否已经出生,现在在哪儿,情况如何?
  贺建奎:已经出生,原本八对夫妻参与基因编辑项目,其中一对夫妻在期间退出。这些夫妇都是父亲为HIV阳性,母亲为阴性。

  记者:你从临床试验设计中得到了什么反馈?团队的规模有多大?你在哪里获得的批准?
  贺建奎:我首先与几位科学家和一名医生交谈,以确定CCR5是否是推荐的。当我们有了一些数据,我在2017年的冷泉港和伯克利基因组编辑会议上展示了这些数据。我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也收到了一些批评和建设性的建议。我不仅与科学家交谈,还与美国顶尖的伦理学家,如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伦理学家交谈。我还向来访的科学家展示了我的数据。作为参考,我们起草了一份同意书。这份同意书由一位美国教授审阅。随后我们进行了后续计划。

  记者:有多少人审查了知情同意书并认为它合适?
  贺建奎:大约四个人。

  记者:在知情同意书问题上,是由第三方独立方与患者对话,还是您的团队直接参与了这个过程?
  贺建奎:团队成员先去找志愿者谈了2个小时。他们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我与他们谈了1小时10分钟,向他们详细说明了所有的可能风险。

  记者:你是如何招募到这些夫妇参与研究的?
  贺建奎:由一个艾滋病志愿者组织平台招募的。

  记者:你用病人而不是科学家、医生和伦理学家所做的决定,证明了植入这些胚胎以创造人类妊娠的关键决定是合理的。作为科学家、医生和独立团体,我们有什么责任为病人做出决定,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
  贺建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毒疫苗。我个人接触过一些艾滋病患者,那里30%的村民感染了艾滋病。他们甚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亲戚和叔叔抚养,只是为了防止潜在的传播。对于这个具体的案例,我感到很自豪。实际上是我感到最自豪的,因为他们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有了这种保护,他发了一条信息,说他将努力工作,赚钱,并照顾他的两个女儿和他的妻子一辈子。

  记者:你的临床试验中是否还有其他进行中的基因组编辑?
  贺建奎:还有一个,另一个还在怀孕早期阶段。

  记者:有媒体提问,能否解释一下这项工作的资金来源?你的私人公司参与了吗?
  贺建奎:医疗服务和病人的经费由我自己支付。一些测序费用是由大学的创业基金支付的。我的公司既没有参与这个项目,也没有人员、空间和设备。

  记者:南科大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知情?
  贺建奎:我的大学完全不知道我的这个试验。

  记者:这些家庭付了钱吗?有资金利益交换吗?
  贺建奎:我们在知情同意书中解释说,我们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他们不会因此得到钱。

  记者:谁应该对这些病人负责?如何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受到严格的监督,你会如何评价他们的心理健康?接种疫苗和神经发育结果如何?
  贺建奎:知情同意书提供了定期血液检测和其他医疗程序的信息。这些都可以在知情同意书中找到。

  记者:18岁前,他们都是没有自主权的孩子。他们的基因型可能会影响其成长。这会影响他们或者他们父母的认知吗?
  贺建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记者: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会这样做吗?
  贺建奎:这是一个好问题。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会先试试。
未敢直面 四大关键问题
  1、关于试验细节,他还隐瞒了多少?
  在11月28日的回应中,贺建奎回答了参与基因编辑项目的七对夫妇的一些信息,以及露露娜娜已经健康出生,没有检测到脱靶活性。但这些回答还远远不够。试验在哪里进行,都有谁参与其中,孩子父母对试验过程和结果知情到什么程度?试验的相关数据是否经历过正规的专家评审?后续的参与者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还需向学界及公众交代。
  2、是否经过真实正规的伦理审核?
  伦理审查则参考科技部和原卫生部2003年联合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但这家医院完全否认与该项目的关系,目前,这份多人签字的审查书真伪仍存疑。
在贺建奎的回答中,并未正面回答这一问题,仅仅表示,“我曾经和美国伦理学的专家探讨过,也向很多科学家展示过数据”,要知道,这已经严重违反了相关法规和职业操守了。
  3、怎样对这两个孩子负责?
  若如贺所言,这两个孩子在胚胎时就被进行基因编辑,那么是否会引发相关并发症或者其他问题,业界认为,通过基因测序依然不能确保孩子彻底健康。
  两个降临的生命,今后该如何接受自己被编辑过的基因?被基因编辑的婴儿可能会终身面临某种未知的风险。这个问题贺建奎没有正面回答。此前,项目组表示,将跟踪婴儿到18岁。但这一承诺如何保证?18岁之后又该如何,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文书和基金为基础,口头表态如何成为实质保障?
  4、经费的真实来源是哪里?是否涉嫌商业炒作营销?
  深谙商人之道的贺建奎旗下有多家公司,也是深圳“孔雀计划”的核心成员。
  中科大、美国名校博士,这些光鲜的标签让贺建奎备受创投资本的追捧。贺建奎称,经费部分来自学校,还有一部分来自个人支付。需要进一步给公众解释的是,学校对经费的使用是否进行过审批和核查,而贺建奎的行为是否涉及商业炒作?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