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银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临朐开展“金晖助老”活动
诸城举办养老护理员竞赛
耄耋老人的音乐情缘
老人“泡汤”有讲究
2018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耄耋老人的音乐情缘



  最近,在潍坊老年大学的电子琴课堂上,多了一位头发花白、戴眼镜的老人,虽已过耄耋之年,老人的认真劲一点不输旁人。这位老人名叫于守信,今年83岁,退休前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工作,曾任潍坊卫生学校校长。
  耄耋之年走进课堂,老人并非一时兴起。中学时代,于守信的班主任杜祖良颇有音乐造诣,时任班长的于守信受其影响喜欢上了音乐,在他看来,那时的歌曲歌词即是诗歌,蕴含着无限的哲理,能够对人生起到指导作用。不管中学还是大学时代,于守信都乐于参加学校的歌咏队,在学校的活动及一些纪念活动中常常登台。
  从医之后,因为工作忙碌和条件有限,于守信少有时间练习和演唱,直到退休以后,才有机会重新拾起这个爱好。除了学习电子琴,于守信还上着声乐课,78岁的老伴丁秀英也在老年大学学习葫芦丝,两人在家没事就合作一曲。日前,于守信戴着耳机,对着谱子弹琴的照片还被发到《潍坊老年大学》杂志上。
  虽然已经83岁,于守信眼不花耳不聋,而且思维敏捷。平时没事还会与老同学一起,开着他的三轮“宝马”去市区景点或近处的寒亭、昌乐、昌邑、安丘等地游玩,生活悠闲自在。
  说起自己的养生之道,于守信用“学、动、交”三个字来总结。其中“学”即是学习,根据自己的爱好、条件、身体状况选择一个学习对象;“动”指适量运动;“交”即交往、交朋友,对他来说,音乐就是他的爱好,通过音乐他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在于守信看来,音乐是极其有魅力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有音乐相伴,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音乐记忆,有时候听到某些歌或曲子,就会浮现出许多过去的场景。”于守信说,著名音乐家李德伦说过,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美化人的心灵,经常在优美的音乐中熏陶,人的个性往往会变得优雅显得有修养,而那些高亢雄壮的音乐往往给人以力量催人向上。
  于守信还十分赞赏“顺其自然,自得其乐”的养生观念。他喜欢用平常心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他感恩生活所给予的一切。“还是趁着没得‘老年痴呆’之前把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痛痛快快做了才好!”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会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再就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本报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