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是昌潍师专政治系91级2班的学生。昌潍师专坐落在虞河东畔,胜利街北侧。同前几级或后几级相比,我们那一级学生,还真有许多值得骄傲和炫耀的地方。 先说开学之初的军训。从我们这一级开始,军训改由参加过珍宝岛等战役的138师负责。在军训开始前的大会上,师长作了动员讲话。他是大校军衔,讲话不用讲稿。接下来是侦察兵表演头破酒瓶等绝活。我们还坐上颠簸的军用大卡车,去坊子区灵山高地观摩军事演习,顺便参观军营。值得一提的是,在练习打靶时,我们每人打了5发子弹,那可是真枪实弹呀! 毕业前夕,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全部报考了本科函授。据说当时山东省在职教师本科不达标,我们就享受了这本科“扫盲”的待遇。由烟台师范学院组织,到昌潍师专函授站学习,多么方便呀。 我是学校的文艺活跃分子,多次在各种活动中说相声、演小品、当主持人。在学校艺术节上,我们自编自导、四人合作的小品《谈朋友》获得了一等奖;我是编剧、导演并饰演主角。还有征文比赛,我获了三等奖;参赛作品是小说《糖壶》,奖品是托尔斯泰的《复活》,后来我的老师借去看,给弄丢了。 另外,我们还到潍坊影院观看过电影《大决战》,到青岛旅游过,同学们到不同的县市区实习。前年我曾写过一首诗,献给我的昌师同学: 依稀记忆留余恨, 付与虞河细唱陈。 不问今朝名利客, 唯寻往日性情人。 灵山打靶枪声旧, 海岛观光相册新。 更喜郊游春满目, 芳心百载拒纤尘。 文/图 陈启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