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2019新年特刊 |
第03版
2019新年特刊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2018年,国际政坛纷纷扰扰,起起伏伏,有进有退。这一年,马来西亚政坛老将、92岁的马哈蒂尔再度出山,时隔15年再次掌权;这一年,古巴两代领导人交接,“革命之子”迪亚斯-卡内尔引领古巴继续前行;这一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成功连任,这位政坛“常青树”面临内外诸多挑战。 文在寅 积极斡旋 影响指数:升温 “奇迹般的机遇,我们不应错过。”——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
点评 朝韩借平昌冬奥风积极互动,首脑会晤水到渠成。南北离散家属会面、设立南北共同联络事务所、撤除非军事区哨所、着手连接韩朝铁路公路……尽管受联合国制裁决议等限制,朝韩和解合作与交流的大门已再次打开。除了韩朝会晤、韩美会晤,文在寅2018年6月访俄也是重要一笔。文在寅政府重视与北方国家的经济合作,“新北方政策”是其主要对外政策之一。 大事件 冬奥外交 2018年2月10日和2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分别在青瓦台和平昌会见朝鲜高级别代表团。 韩美会晤 5月22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访美,双方承诺将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 家属会面 8月20日,朝韩离散家属会面活动在朝鲜金刚山举行,这是自2015年10月之后,朝韩再次举行该活动。 史上首个 9月14日,韩朝共同联络事务所投入运行,标志着韩朝建立史上首个针对所有问题的“全天候”沟通磋商机制。 金正恩 崭新姿态 影响指数:暖风 “新的历史从现在开始,和平时代已站在历史的起点”——在“和平之家”写下题词
点评 一年来,朝鲜在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和半岛无核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努力,包括宣布不再举行任何核爆炸试验和导弹试射,废弃北部核试验场,拆除西海卫星发射场以及移交美军遗骸,都展现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和改善朝美关系的积极姿态。但这些举措仍未能撬动美方立场发生松动。朝美关系的症结在于缺乏互信。 大事件 告别丰溪里 2018年5月24日,朝鲜正式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炸毁地下坑道和一些地面附属设施。 朝美会晤 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首次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 埃尔多安 稳住阵脚 影响指数:回暖 “枕头下压着美元或欧元的兄弟们,把你们的钱兑换成里拉。我们将一起挫败这场诡计。”——独立70周年呼吁民众力挺本币
点评 2018年8月,受美国制裁因素影响,土耳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总统埃尔多安寸步不让,加强与其他国家互动。 大事件 境外行动 2018年1月,土耳其对叙利亚北部阿夫林地区发起军事行动。 货币危机 8月,土耳其遭遇货币危机。由于美土矛盾激化,美对土实施制裁,对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里拉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超过40%。 百天计划 12月13日,埃尔多安宣布了第二个“百天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一揽子投资计划,加快该国经济复苏进程。 鲁哈尼 遭受打压 影响指数:寒潮 “伊朗的主张很明确:不要战争、制裁、威胁和欺凌,只要根据法律行事、履行义务。”——在联大发表演讲
点评 自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来,伊朗外部压力骤增,国际环境显著恶化。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的制裁直指石油出口,必然会影响伊朗经济发展。伊朗总统鲁哈尼属于主张实用主义政策的温和派,面对强力制裁、极限施压,伊朗政府立足自救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其他出路。 大事件 重启工厂 2018年6月27日,伊朗原子能机构决定,时隔9年重新启动一家核材料工厂,准备增强铀浓缩能力。 议会应询 8月28日,伊朗鲁哈尼到议会接受质询,解释伊朗面临的经济困难,但他就五大问题给出的答案有四个遭议员投票否决。 内塔尼亚胡 躲过危机 影响指数:薄雾 “如果我们不得不自卫,我们将奋起迎接挑战,确保以色列获胜”——独立70年发表声明
点评 在围绕伊核协议存废的博弈中,内塔尼亚胡扮演了“推手”。从短期看,特朗普的退出,将按住以色列在与伊朗的角力中占据有利局面,但从局势更趋复杂看,他真能笑到最后吗? 大事件 游说三国 2018年6月4日至6日,内塔尼亚胡访问德法英三国,试图游说放弃挽救伊核协议。 妻子受审 10月7日,内塔尼亚胡的妻子出席对她所受公款私用指控的首次审理。 盟友让步 11月19日,教育部长贝内特放弃出任防长,由他领导的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避免了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