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要闻 |
第04.05版
调查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出279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我市企业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最高科技奖奖金 提高至800万元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此外,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同时,按照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奖章规制,首次设计制作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并优化了国际合作奖奖章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 他为祖国雷达打造“火眼金睛” 刘永坦是我国著名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自力更生研制了我国首部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的海防预警装备,创建了我国新体制超视距探测理论体系,实现了国家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创新。 开创中国新体制雷达之路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个温馨的书香门第。19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刘永坦参与组建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 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的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国家因此致力研制新体制雷达,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新体制雷达被称为“21世纪的雷达”,代表着现代雷达的一个发展趋势,对航天、航海、渔业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对这种新体制雷达进行过突击性的会战攻关,但未获成果。 1981年,刘永坦进修结束回国,开启了对新体制雷达的技术攻坚。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诞生,得到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的认可。 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 “这件事可能要干一辈子,不光我自己,要集结全系的力量,甚至更多的力量。”刘永坦说,相对于一些短平快的科研项目,新体制雷达是个十足的“冷板凳”。 雷达调试初期,系统死机频频出现。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再加上发射、接收、信号处理、显示等诸多设备,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不能给科研留死角。”刘永坦就率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系统的每一个程序开始检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1990年4月3日,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团队所有成员都流泪了,是成功后的狂喜,也是多年压力的释放。 40年里,刘永坦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 刚领完奖,这位“80后”老院士又许下了新的愿望,继续带领团队向小型化雷达进军,让技术造价更低,让功能性能更优,更好保卫祖国海疆。 他铸就共和国“地下钢铁长城” 战略科学家钱七虎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他用毕生精力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 攻坚克难,防护工程跨越发展 1937年秋天,钱七虎出生在江苏昆山的一个普通家庭。1954年,他成为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后选拔保送的第三期学生。1965年,钱七虎从苏联留学归国。此后,防护工程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钱七虎这样描述他挚爱的防护工程事业,“防护工程是地下钢铁长城,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威力让人不寒而栗。为此,钱七虎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并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防护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有人曾在某地下防护工程内当面表达对钻地弹的担忧,钱七虎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的防护工程不仅能防当代的,也能防未来可能的敌战略武器打击,什么钻地弹来了都不怕。”
引领学科发展,解决世界难题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一项格外特别: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 21世纪初,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后来,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上马。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钱七虎没有固守传统的“沉管法”,而是根据三峡工程竣工后长江的实际水文变化情况,提出了盾构机开掘的方法。后来,他又攻克盾构机突发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难题。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南京长江隧道在2010年5月通车运营,这是长江沿线长度最长的隧道,工程获得了鲁班奖等十多个奖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外就已开展深部岩石力学研究,中国的研究晚了近10年。中国这项研究的引领者正是钱七虎。他一次次深入地下1000多米实地考察,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他成功研制我国首套爆炸压力模拟器、首台深部岩体加卸荷实验装置,解决困扰世界岩体力学界多年的数十项技术难题。 走下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钱七虎又踏上新征程。“川藏铁路即将全面开建,我有责任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相关新闻 潍柴动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报讯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隆重表彰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支撑自主品牌重型商用车独占国内市场99%的份额并批量出口,形成了我国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该项目的动力总成由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和汉德车桥组成,是重型商用车的核心和关键。经专家鉴定认为,项目“总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动力总成的变斜率踏板特性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行业研究表明,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和可靠性提升是重型商用车行业的世界性难题。潍柴曾推出国内首款电控国三发动机,但油耗下降度不及预期。2005年潍柴战略收购湘火炬,打造了全球首家动力总成研发基地。近10年,潍柴发动机板块累计研发投入150多亿元,搭建起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形成了全系列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产品。 潍柴动力获奖项目突破和掌握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设计研发和产业化前沿核心技术,培育了自主的产业链和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建成了四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了全球商用车动力总成行业技术发展,使我国商用车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三年,潍柴的动力总成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12亿元,新增利润109.4亿元。产品已成为一汽、东风、陕汽、福田等主流卡车和宇通、金龙、中通等客车企业产品的标准配置。项目产品每年节约燃油10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66万吨,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奖由国务院设立,是中国最高规格的政府奖,旨在奖励为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每年颁发一次。潍柴动力获奖项目是全国机械行业(本次)唯一一个科技创新一等奖,该项目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支撑自主品牌重型商用车独占国内市场99%的份额并批量出口。 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这份荣誉是对我们牢记习总书记教诲,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最大褒奖,是对潍柴数十年来扎扎实实搞创新、坚持不懈科研攻关的巨大肯定,是潍柴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科技强企的最有力证明,我们用实力和担当撑起了中国重型商用车行业自主品牌的脊梁。” (记者 韩镇 窦圆娜) 13G加强版发动机寿命可达180万公里 本报讯 荣获中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后,1月8日下午,潍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潍柴动力13G发布暨卓越动力系统上市仪式,推出了中国商用车动力总成的最高配置,重新定义中国商用车新标准。该系统搭载了具有最先进指标的潍柴13G加强版发动机,以及最优配置的法士特1810集成化AMT自动变速器和汉德HDZ425单级减速驱动桥。 其中,潍柴动力13G加强版发动机进一步挑战可靠性和寿命新高度,B10寿命180万公里,保养里程12万公里,功率最高可达650马力,最大扭矩2650N·m, 最大扭矩转速延伸至950r/min,其可靠性、油耗、噪音、轻量化等指标均领先行业竞品;法士特1810集成化AMT自动变速器,实现机械硬件与电控硬件的深度集成,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相比国内现有AMT,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HDZ425单级减速驱动桥,重量较竞品同类产品轻10%以上,传动效率与国际车桥水平相当,较竞品同类产品高出3%。该款卓越动力系统,实现了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最佳匹配,将以高端指标、高可靠性和高品质,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持续引领未来大马力商用车的发展方向,实现中国商用车动力系统在全球的突围与超越。 (记者 韩镇 窦圆娜) 年度国家科技奖五大看点 看点一 最高奖颁给大国重器铸造师 一个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一个潜心铸造“地下钢铁长城”。刘永坦和钱七虎,国之重器的两位“大工匠”,一同成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千里眼”是国之利剑。海波翻腾,寒风萧瑟,面对6000平方米大小的雷达天线阵,年过八旬的刘永坦神采奕奕。被称为“千里眼”+“火眼金睛”的新体制雷达,不仅“看”得更远,还能有效排除杂波干扰,发现超低空目标,对航天、航海、渔业等有着重要作用。 “地下长城”是国之坚盾。矛越强,盾愈坚。海湾战争后,钱七虎敏锐察觉到小型钻地核武器对深地下防护工程的威胁,率先开展抗钻地核爆防护的研究。几十年来,钱七虎带领团队为人员、武器穿上“防弹衣”,为首脑指挥中枢、战略武器安上了“金钟罩”。 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金怡濂、程开甲等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件大国重器、每一项重大创新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代代杰出科学家的心血智慧。 看点二 基础研究连续第6年有公认突破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国际物理学界的前沿热点,许多科学家相信,相关研究将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它的国际首次实验发现,诞生在中国。 论文当年在美国《科学》期刊发表后,被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物理学大师杨振宁评价: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薛其坤院士领衔的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实验团队因此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继铁基超导、多光子纠缠、中微子振荡后,我国物理学再次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曾9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到2018年度已连续6年产生获奖者。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基础研究近年来接连取得公认的重大进展。 看点三 聚焦关键技术,用创新支撑“强国梦” 钢铁,工业的脊梁。长期以来,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速列车的耐磨轮轨、输送海底石油的无缝钢管等高品质特殊钢还依赖进口,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掌握电磁搅拌系统的核心技术。 罗安院士领衔的“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历经20多年攻关,成为该领域的世界排头兵,成果应用于武钢、宝钢等国内外160多家钢铁企业。他们获得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的荣誉。 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科技界的共识。 从发现全球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到我国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稳定发电,从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到永磁牵引系统应用于35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上,近年来,一系列技术创新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看点四 民生“可感度”高,科技要让生活更美好 肺癌,癌症中的头号杀手,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关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通过技术革新,创建肺癌微创治疗体系,病人通常术后数小时就可下床,3天后可出院。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俊平团队多年来针对月季、菊花和百合三种花卉,创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让更多鲜花走进千家万户。 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生态环保到灾害防治,从农业育种到卫生健康,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面向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是对“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最充分的诠释。
看点五 更多企业“登台亮相” 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国家科技奖的舞台。据统计,本次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中共有303家企业,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7%,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超过了国有企业,龙头骨干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华为公司完成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在超过170个国家商用部署,三年累计销售收入达2788亿元。潍柴动力结束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历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产销量世界第一。 “国家科技进步奖134项通用类获奖项目,75%的项目有企业参与,其中三分之一的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A02-A03版 文/图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署名除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