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潍坊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预报
着重解决三个“不到位”
去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
寒假作业须在学校网站公开
“大师作”其实是“大忽悠”
停水公告
2019年0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师作”其实是“大忽悠”



  □张丰

  日前,有媒体质疑茶叶品牌“小罐茶”涉嫌虚假宣传,从销量分析其广告宣传“八位大师手工制作”不可能。2018年,“小罐茶”零售额为20亿元,而它在宣传的时候,又突出“八位制茶大师手工制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平均每个大师,要炒出2.5亿元的茶叶,按照价格换算,每天要炒出220斤净茶。一个顶尖的茶娘一天才能炒出40斤茶。每天炒220斤茶,突破了茶叶行业的认知,而且要大师全年无休地工作,也明显不符合常识。
     (1月17日中国网)
  在回应中,“小罐茶”承认其实是用机器炒茶。“大师作”指的是“代表大师技艺的作品”,并非大师手工炒茶。“制茶大师与‘小罐茶’共同制定茶叶标准,严格把关原料采摘和生产过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在逐步交给现代化的制茶设备去解决。”
  这个回应有点故作幽默,但是也承认了一个事实,“小罐茶”不是手工制作,而是批量生产,8个“大师”,其实是“小罐茶”聘请的“产品经理”而已。这样的解释基本符合实情,但是也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地方,比如,所谓“代表大师技艺”,就有很大的解释空间,哪怕“大师”什么都不做,只是授权使用自己的名字,也就算是“代表自己技艺”了,它不但离手工很远,甚至离“大师”也很远。
  实际上,这涉及一个基本的矛盾:如果人们追求一个产品的纯手工,它一定意味着是小众的。而要做成一个大品牌,就必须有相当大的产量。这并不意味着机器炒茶和量产有什么不好。实际上,进行标准化操作,不但可以保证产出的茶品质都是一样的,而且能够更方便地检测农药残留物等,有利于制定一个清晰的茶叶标准。“小罐茶”在回应里提到要做好“中国茶”,虽然有点打情怀牌的嫌疑,但是也点出了一个事实,作为茶叶生产大国,中国其实缺乏足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量产和品牌化的问题,让高端茶叶首先为小圈子所推崇。
  这样说来,“小罐茶”的创新之处,其实就在于这种“表达”或“宣传”。这让人想起“小罐茶”创始人此前的产品,如背背佳、好记星之类,其实都是靠宣传成功获得了市场份额。广告大过实际功用,对于产品或是其所在的产业来说,终归不是好事。而产品宣传事实上也不能停留在玩文字游戏的层面,这也会激发在规避法律风险与吸引眼球之间游走的投机行为,而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请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