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9潍坊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2019潍坊两会

第03版
2019潍坊两会
 
标题导航
关注医疗事业 代表开药方
关爱老人身心 委员献方略
2019年01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老人身心 委员献方略



  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一,老年人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从老年人的身体、精神等方面入手,就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创新居家养老服务等建言献策,让全市老年人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田金荣委员
加快发展 智慧养老产业
  观点: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也不可或缺。智能居家养老是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
  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确保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制定支持发展养老产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智能养老企业积极参与地方养老产业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品牌建设,政府优先购买养老服务,鼓励养老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养老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平台和示范企业;加快推进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完善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养老,对接养老需求,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葛相军委员
医养结合 加强顶层设计
  观点: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大力推进智慧医养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智慧医养使老人过上美好生活。
  建议:加强医养结合政策顶层设计。政府层面统筹谋划,协调引导各部门有机沟通,打通壁垒。通过健全养老服务法规、完善准入机制和评估审核标准,建立长期有效的养老护理服务保险、补贴等辅助制度。建立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利用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对社会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岗位等级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推广智慧化医养结合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应用。
孙占坤委员
创新服务 完善居家养老
  观点:不少家庭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把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建议:首先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所有常住老年人群,建成多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其次,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新动能培育的重点,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个性化、多层次医养服务产品。
曹明涛委员
多措并举 发展老年教育
  观点: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10.1%。目前,我市老年教育发展前景较好,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像办学制度不规范、老年学校覆盖面窄等。
  建议:首先,要优化政策,将外来务工人员的老人纳入公共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加大老年教育的供给和支持。其次,充分利用公园、图书馆等组织老年人开展读书等活动,鼓励高校、文化场馆等配备适合老年人的文体器材。再次,通过建立示范性老年大学、与社区养老相结合、依托高校建立专兼职师资库等方式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赵春晖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