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实干2019
 
标题导航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公告
宗地编号 土地位置 土地面积(m2) 土
厂家致歉 封存疑似批次产品
2019年02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厂家致歉 封存疑似批次产品



三全速冻水饺被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多家平台下架
  近日,三全食品被曝出旗下速冻水饺样品被检测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2月18日早间,三全食品公开回应称,公司已第一时间将相关疑似批次产品从各销售渠道封存。目前,河南省政府已经派出联合调查组,分别奔赴湖南、甘肃两地,协同当地有关部门核查相关情况。
披露 三全陷“猪瘟事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全食品生产的灌汤水饺在湖南湘西、甘肃酒泉两市抽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疑似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汤猪肉水饺、20181111H的500g灌汤猪肉香菇水饺、20181129H的500g灌汤猪肉芹菜水饺。
  此消息一经曝出,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2月15日,三全食品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已关注相关事件,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权威部门的通知,公司将进一步核查。
  经过两天的发酵,2月18日早间,三全食品首次对“猪瘟事件”进行公开回应,称公司已第一时间将相关疑似批次产品从各销售渠道全部封存。对此事给广大消费者造成的困扰和不便,公司表示诚挚的歉意。
  三全食品在公告中提到,河南省政府已经派出由省畜牧局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分别奔赴湖南、甘肃两地,协同当地有关部门核查相关情况,公司也正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
  短短三天内,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让市场质疑三全食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2月18日午后,三全食品称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被要求说明公司涉及产品被抽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的时间、公司知悉上述事项的时间;截至目前的核查结果;已被下架封存产品的种类、数量、金额、后续处理计划等情况。
影响 市值蒸发3个多亿
  受“猪瘟事件”影响,2月18日,三全食品股价开盘大跌近7%,截至收盘,报7.42元/股,市值60.08亿元,较2月14日收盘时蒸发3.32亿元。
  除股价承压外,三全食品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也受到了波及。2月18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超市发现,三全食品旗下灌汤类水饺已不见了踪影。
  与此同时,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三全灌汤水饺”也已悄然下架,在三全食品天猫和京东官方旗舰店内,并未发现涉事的同款“三全灌汤水饺”。在京东平台上,三全食品多款灌汤类水饺也显示“无货”。
分析 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农业农村部此前曾发布消息称,非洲猪瘟病毒不会传染给人,相关专家也表示,非洲猪瘟病毒对人体是无害的,“煮熟后更没问题”,可消费者依旧对此不放心。
  “还是会介意的,短期内是不会再买三全的水饺了。”消费者刘女士如是说。
  “懒得做饭的时候一般都会下一碗三全的灌汤水饺,之前几乎连着吃了一个月,现在想起来都有点膈应。”郭俊(化名)此前是三全水饺的忠实粉丝,此次事件后,他决定短期内都不吃包括三全在内的速冻水饺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猪瘟事件”对三全食品的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
  “短期来看,三全食品相关速冻水饺产品将在各个渠道被大量下架,对销量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伴随着市场份额萎缩;中期来看,供货商、渠道商等对其信任度会下降,相关产品市场会被其他速冻水饺品牌替代;长远来看,该事件对企业商誉的毁损将是长期的,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重新俘获消费者。”朱丹蓬表示。
质疑 三全水饺是如何染上非洲猪瘟的
  公开资料显示,三全食品是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之一,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速冻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和常温方便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全食品“猪瘟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及市场人士纷纷质疑,带有非洲猪瘟的猪肉究竟如何通过层层检疫最终被做成餐桌上的速冻产品?
  对此,有专家指出,速冻食品行业的进货查验制度形同虚设,相关企业应针对非洲猪瘟进行加检,以规避相关风险。
  “‘猪瘟事件’正暴露了三全食品质量内控体系缺失、采购环节及检测环节存在重大纰漏等问题。”朱丹蓬表示。
  据三全食品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不直接指导、控制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公司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方法为制定验收标准,在入库时严格验收农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账期,保证当生产中发现农产品有质量问题时追溯供应商责任的主动性。采购部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原材料异常情况进行反馈,要求供应商改进或进行经济损失的赔偿。
  此外,也有专家称,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被检出猪瘟病毒责任或许不全在三全食品身上。
  食品饮料专家陈玮指出,一如前几年爆发的牛肉口蹄疫事件,下游企业本身一般不具备能将所有病菌都检测出来的技术条件。陈玮认为,三全食品“猪瘟事件”还需追溯供应链,从而厘清责任主体。
  不过,记者翻阅2017年年报发现,三全食品并未披露具体的供应商名字,仅显示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份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1.08%。
梳理 三全食品并非首次出现食安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三全食品并非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早在2011年,三全食品就曾被相关部门检出速冻食品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陷入轰动一时的“细菌门”。2011年11月,广州市工商局、南京市工商局在例行的抽检中发现,三全食品部分产品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多款速冻食品被查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三全食品对相关产品实施召回并销毁。
  之后,三全食品仍频频出现质量问题。2016年9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第7期)》,三全食品旗下“韭菜鸡蛋水饺”“猪肉大葱水饺”等多款产品被查出不合格;2017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三全食品旗下有2批次粽子菌落总数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频现质量问题的速冻水饺却在三全食品的总营收中挑起了大梁。据三全食品2017年年报,2016年、2017年,该公司水饺产品的销售金额分别达18.27亿元、19.85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38.22%、37.78%,其毛利率为34.65%。
  记者注意到,在三全食品之前,曾有包括双汇集团、安井食品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受到非洲猪瘟牵连。2018年8月,双汇集团被曝出旗下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双汇的市值在三个月内蒸发了100余亿元。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