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70岁老人设“解忧热线”走红
美决定中止对中美洲三国援助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负责任”,会让国家安全面临风险
2019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70岁老人设“解忧热线”走红



18年接听13万多人次电话,让百余人放弃轻生念头
  近日,湖北一位70岁的老人因家中设有情感咨询热线走红网络,被网友评价为现实版“解忧杂货铺”。记者了解到,开设“解忧热线”18年来,老人共接听了13万多人次电话,接待了1.2万多人次上门求助。目前,老人身体状况尚可,但她称已选出一位“解忧热线”的接班人,会将爱心传递下去。
热线电话救上百人,“解忧热线”好暖心
  3月30日,一则名为“现实版解忧杂货铺”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中,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老人在书桌前打着电话,倾听着电话那头的烦恼与苦闷,为陌生人打开心扉。“喂,我是袁阿姨,你好。”老人在视频中称,自己今年70岁,从2001年开办“袁阿姨热线”起,就从早忙到晚,为遭受挫折和痛苦的人提供关怀、解决各种情感问题。
  18年来,老人用坏了8部座机,写了60多万字的热线日记。截至2018年12月,老人共接听了13万多人次电话,接待了1.2万多人次上门求助,让98人没有实施犯罪,102人放弃了轻生念头,129个家庭得到挽救。
  老人并未想到自己会在网络走红。“现在有很多外地的人给我打电话,这几天下午接的电话格外多,一个小时就有十几个电话。”老人对记者说。
自称饱经生活磨难,知道痛苦的滋味
  老人名叫袁梅芳,湖北荆门人。3月30日,袁梅芳告诉记者,在创办热线电话前,她曾是汽车客运站一名办事员。13岁时,袁梅芳的母亲去世,她的童年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工作后,袁梅芳成家,但婚姻不幸福。退休前,她的儿子因考试不理想而自杀。袁梅芳痛不欲生,打算在儿子离世一周年时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偷偷准备了安眠药,却不料被女儿发现。最终,在女儿的劝说下,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
  2001年,袁梅芳向荆门广播电台的一档谈话节目倾吐自己的坎坷经历,当晚有5名听众给她来电鼓励她。从那时起,她萌生了“为他人服务、减轻痛苦”的想法,希望通过电话来开导陌生人的情感疑惑。2004年,袁梅芳还通过五六个月封闭式学习,成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饱经生活磨难,知道痛苦的滋味”。

苦口婆心三个月,劝服欲行凶小伙
  开通热线18年以来,令袁梅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曾打算在春节期间行凶的小伙。  “袁阿姨,春节期间我打算杀四个人。”说话的小伙来自湖北黄陂,女朋友刚跟他分手不久。小伙想挽回她,便去女孩在广东打工的工厂门口守了三天三夜,但也没能等来女孩。后来,小伙去往女孩父母家中求情,被赶了出来。“袁阿姨,我没有跟任何人说,我只跟你说了,你不要报警,也不要管我了。我要杀了他们家的四个人。”小伙在电话里说。
  听完小伙的话,袁梅芳一下子心惊胆寒,“我报警的话,他那时候还没有实施犯罪,而且也有可能让他从此仇恨社会。”接到这个电话之后三个月里,袁梅芳每隔一两天就给小伙打电话,一个星期给他写一次信,最终劝服了小伙。
  帮助他人,让袁梅芳觉得很快乐。但袁梅芳坦承,自己也不是万能的。在数不清的求助人中,有两个人让她主动放弃了帮助。
创办志愿者团队 热线已有接班人
  每天早上六七时,袁梅芳只要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便会起床接电话,直到晚上十二时以后才能去睡觉。外人看起来枯燥辛苦的“电话生活”,袁梅芳却认为这种生活并不寂寞。
  平时,袁梅芳爱看书读报、做手工,晚上会去跳广场舞。平时,如果因为吃饭没有及时接到电话,袁梅芳会翻看来电显示,回拨过去。
  十八年来,袁梅芳靠着退休工资生活。曾经,她也因遭过别人非议而产生关闭热线的念头,但经朋友劝说后还是将热线电话坚持了下去。截至2018年12月,她共接听了13万多人次电话,其中,有五六个人成为她的好朋友,至今与她保持着联系。
  目前,袁梅芳的身体状况尚可,她称将把热线一直开下去。也有热心网友建议她将咨询时间缩短,但被她拒绝。
  为了将公益与爱心延续下去,袁梅芳曾在当地报纸上招募热线志愿者,有不少市民积极加入。袁梅芳告诉记者,在志愿者队伍中,她挑选了一个热线电话的志愿者,“她是一名老师,也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她也答应我,会继续将‘袁阿姨热线’传递下去。”
      据《北京青年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