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不得通过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虽然网售处方药在立法层面被“一刀切”式的禁止了,但实际上依旧可以在网上随便购买。我们要怎么安全地网购药品呢? 网购处方药不需处方 2018年11月,上海一位22岁的女孩从4家网上药店购买了18盒处方药秋水仙碱片剂,收到药后,她吞下了200粒药片,自杀身亡。调查发现,她在购买秋水仙碱时,4家药店都没有要求她提供处方。记者调查也发现,网购处方药根本不用医生开具处方。 记者用“网上药店”和“送药上门”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互联网购物平台和企业都开辟了售药业务,但售药网站的销售模式和普通商品并无太大差别,甚至连宣传标语都类似。有的打出“全网底价,直降到底,一站式购药”,有的是“品牌日满减,满xx元立减xx元”。实际上,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国家对于网络售药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不得通过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 网络售药监管还需完善 虽然网络售药利弊并存,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能够做好监管,消费者受益更多。 对购药者来说,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成本;对医院和医生来说,可以接诊更多有实际需要的患者。以往患者去医院排队挂号,候诊就医,医生开具处方,再去付款取药,整个流程下来,少说也要两三个小时。现在通过网络购药,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在一个小时内足不出户即可拿到药品。 网络售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数据显示,在美国网络售药占患者购药的30%左右,而在我国这一数字不足1%。截至2019年5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网上药店已达693家。 对此,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先生表示,一方面是即时快捷的网络购药大大方便了用药者;另一方面是监管依然存在漏洞,容易导致处方药滥用,对互联网违法售药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这对公众是一种安全隐患。 网络购药需牢记8点 1.核实确认。一是确认是否为正规售药网站,二是确认药品是否可靠。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验“网上药店”,还可输入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信息进行核对。 2.主动咨询。网络购药下单前应咨询专业药师,详细说明情况,获取有关购药建议。按照相关规定,正规的网上药店里必须配备专门的执业药师。 3.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处方药。消费者或药师都不具备判断病情和处方用药的能力和权力,即使是常见病或患者长期使用的药品,也需要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是否维持或调整用药。 4.注意验收。察看药品外观有无破损、受潮及污染;核对药品实物与包装、说明书是否一致;查看标签或者说明书是否载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察看药品有效期,至少要留足半年以上;观察药物性状有无改变、是否变质,运输温度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 5.保留证据。一旦药品存在相关问题,可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证据保全,必要时可申请法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6.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对于某些不确定的身体不适,或服药后症状仍未缓解,且持续时间超过3天,建议及时就医。切勿自冒风险,耽搁病情。 7.不要“囤药”。不要相信违法广告宣传,不要盲目购买和使用,警惕一些将要过期的药品被商家用来促销打折。 8.不要海外代购药品。尤其是海外的处方药(如抗癌药等),合法的网上药店不允许开展此类业务。 纪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