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高考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标题导航
“妮问吧”引发家长广泛关注
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要当心
2019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妮问吧”引发家长广泛关注
欢迎扫码加入“潍晚高考帮”和“潍晚中考帮”,交流问题分享经验



    为及时传递招考信息,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本报开设了“妮问吧”栏目。第一期栏目见报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不少家长纷纷扫码加入“潍晚高考帮”和“潍晚中考帮”微信群,大家相互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本报记者将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这几年,好多省份都在进行高考改革。2017级是山东省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如果高考落榜,是否还可以选择复读呢?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山东省招生考试院。根据学生处的回复,高考复读再考跟新高考改革没有关系,社会考生也可以继续参加考试,具体复读安排要看各地政策。
  我弟弟今年参加高考,是美术专业的艺考生。他的美术统考成绩刚刚过线,文化课成绩属于边缘生,过本科线有难度。我现在担心如果文化课过不了本科线,会不会耽误职业院校的录取?
  诸城繁华中学王怀友老师解释说,并不会影响职业院校的录取。我省高考录取分5批进行,即自主招生批(含高校专项)、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专科(高职)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他建议考生,尽量考本科,如果不过线,可以报专科或职业院校。艺体考生本科未录取的,报考专科时可以与普通文理生一块填报,按文化课录取。
  我孩子目前上初一,初二就有WAT考试,如果初二没考到A,还有机会再考吗?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初中学生初二可参加地理生物两个科目的考试,初三考另外七门。如果对初二考试成绩不满意,初三还可以再考,取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最后中考成绩。
  孩子很快就要中考了,感觉好紧张。我觉得我比我们家孩子还要紧张呢?希望能和老师家长们交流一下,大家对待中考的方法和态度。
  在“潍晚中考帮”微信群里,家长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有家长建议称,家长的这种紧张情绪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在孩子面前要淡定。作为家长,还是要平常心对待,虽然形势严峻,但越到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心态了。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若是孩子本来就紧张,家长再表现得过于紧张,他们的压力其实会更大。
  我们家孩子学的音乐,虽然专业学得不错,但是文化课成绩比较弱。今年各个高中学校在录取时对文化课成绩设线吗?
  今年我市艺体特长生继续设置文化课底线。不同类别的艺体特长生分别设置相应的文化课底线,达到一定成绩要求方可录取。具体标准由各高中学校结合实际确定,经上级教育部门审核后在招生录取方案中公布。另外,从2019年起,凡体育与健康成绩达不到A等的考生,不具备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录取资格;艺体特长生专业测试合格的考生,按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择优录取。高中学校艺体特长生、特色项目特长生专业测试方案,请登录各高中学校网站或拨打相关高中学校电话进行查询。
  “五一”小长假期间,发现不少学生家长陪着孩子在奎文区圣荣小学里面跑步,进行体育项目锻炼。请问现在中考体育测试有哪些项目,具体是怎么评定等级的呢?
  潍坊市教育局家庭教育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统一测试项目共有四个项目,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四项,所有项目全部使用仪器测试。这四项分别按30%、20%、20%、20%的比例计入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统一测试的标准分。各项成绩按比例折算后,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总成绩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评定标准为:得分为90.0分(含)以上为A等,75.0~89.9分为B等,60.0~74.9分为C等,59.9分(含)以下为D等。
  听说今后中考体育要进行测试项目改革,具体怎么改,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
  潍坊市教育局家庭教育科科长冯秀红介绍说,今后我市将对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进行改革。从2019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把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四项固定考试项目改为学生“必选项目+自选项目”的“3+1”模式,“3”为必选项目、“1”为自选项目。必选项目为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自选项目含篮球、足球、排球、跳绳和坐位体前屈五项,考生从自选项目中任选一项参加考试。
  冯秀红说,本着提前3年告知的原则,提前让考生和家长知晓,根据新的测试项目进行练习。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中考体育制度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当中。改变以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窘况,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校开展球类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进小学、初中体育教学一体改革。
  本报记者 王叶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