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备战中高考调整好心态
2019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备战中高考调整好心态



  大考在即,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调整心态注意细节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似乎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有许多工作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协助孩子一同进入最后状态。
A
家长需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大考即将来临,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对有“挑灯夜战”习惯的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如果睡眠时间太短,其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考前,家长要帮助考生调整好睡眠时间,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
  大考期间饮食均衡很重要。清淡饮食、规律饮食是几乎所有营养专家对高三考生开出的良方,按照均衡营养的要求,每天要保证考生摄取适量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家长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间的午餐和午休地点。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散步锻炼。考前的一味苦读会使大脑产生自我抑制,容易导致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对考试非常不利。家长可以适量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比如起床后陪考生到附近的公园或小区内运动半小时。慢跑、散步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运动量要依据考生的身体素质,不宜运动过量。
  此外,家长最好陪孩子提前熟悉考场并准备好考试用品。准考证发下来后,明确孩子考点的具体位置,制定出去考点的最佳路线。也可以陪孩子提前去踩点,熟悉一下考点环境。考试前两天,家长可督促孩子把考试用品、准考证、身份证等准备好,统一放入透明的塑料夹中。考试期间每天去考场前都要检查一遍,看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眼镜、手表等是否携带齐全。
和孩子沟通试试这六种要诀
  考试临近,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孩子听进家长的建议。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呢?不妨试试这6种沟通要诀。
  第一,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比如“我看你没戏”“我看你考不上”“以前不努力,现在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等等,这些话语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波动。
  第二,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些孩子可能会旁敲侧击用各种理由逃避复习,这个时候与其强迫孩子看书,不如顺着孩子的意思让其休息一下,让孩子暂时脱离高压的束缚。
  第三,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谈。忘记自己的“经验”,不要总用“过来人”的口吻对孩子说教,才能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
  第四,做孩子的顾问,提建议。关于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是谏言者,孩子才是最后的决策人,尊重他的喜好和他对未来的选择,平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孩子参考,不要一味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选择。
  第五,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孩子在房间复习,不要一会儿查岗,一会儿递水。给孩子空间感是尊重的表现。
  第六,沟通不畅用书面交流。当与孩子在语言上产生矛盾了,不妨用纸笔和短信等方式进行文字沟通,这样或许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C
放平心态,不要产生焦虑情绪
  有的考生想要在最后的时间冲刺一把,拿下之前遗漏的所有知识盲点,挑灯夜战,晚上睡眠得不到保证,白天打不起精神,这种方式不可取。对于这部分考生,在学习方法上,首先要学会劳逸结合,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其次,考生应避免通篇复习,学会进行重点突破,每复习完一个难题,就多给自己一份鼓励。尽可能采取一些新的复习方法,或与同学交换学习心得,避免单调机械的复习使人产生厌烦心理。
  有的孩子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内心已经给自己的中高考判了“死刑”,觉得自己考不上而完全放弃了复习。对于这类学生,家长不可硬逼。家长对孩子目前的整体现状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不要整天强调孩子必须考多少分,必须考什么学校等。家长要接受“孩子学习的状态和习惯不是一时就能扭转过来的”这个现实,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恰当的调适。
  除了考生之外,同样感到焦虑的还有考生的家长。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吃不下饭,焦虑症比孩子还要严重。对此,家长应尽量避免对孩子过度关注,比如每天问孩子“今天复习怎么样啊,有没有遇到难题?”之类的询问,这样只能会增加孩子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其次,家长不要将中高考冲刺搞得跟如临大敌一般,比如在家里走路的脚步很轻、不敢开电视……总是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备考复习。有时候家长过于谨慎,虽然你没有口头表达出什么,可是孩子时刻都能感受到这种如临大敌般的紧张,反而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考试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原则
  考生进入考场后,可简单熟悉一下环境,不要过多地东张西望,以免分散精力和受到意外的干扰。
  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先浏览一下,做到对题型的分布与试题的难度有个大略的了解和估计,对时间的分配使用有个初步的打算,对陌生的试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的考生心理素质较差,看到难题、生题就心慌,简单的题、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这样的考生,不必通览试卷,可先按顺序挑简单的题答,以增强信心。总之,从卷首开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最后攻坚。
  考试时,遇到简单的题,不要掉以轻心,不要马虎,不要“大意失荆州”。个别学习成绩较好的考生,在做简单题时容易犯常识性错误,以为这些题很简单,无意之中放松了警惕性,或把题看错或分析过程中马虎大意而丢分,应确保一定要做一题对一题。遇到不会做的题,应再认真审一遍,若还是不会做,就干脆放下做其他题,等其他题都做完了,再回来做这道题。
  在考试时间紧张,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试题时,考生们不必特意抽出时间进行检查。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许多考生在最后时段检查前面的试题很难找出错误,因为在相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很难改变原来形成的定势思维,主张争取一遍成功,这样既提高了解题速度,又能加强审题意识。
  在此特别要告诫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千万不要轻易更改选择题。修改,从审题入手,确定有问题再改。改正的题要在旁边写清楚,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本报记者张身率整理自《中国教育报》、京城教育圈等公众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