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大观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相约海钓
2019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约海钓



    上接12版
一天一夜守候收获大黑鲷 钓鱼过程中促成商业合作
  蔡伍江,与江海为伍,名字似乎注定要跟海钓有缘。
  45岁的蔡伍江出生在滨海开发区央子街道,小时候,钓鱼成了他少有的乐趣,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去北海边钓鱼。“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吹着海风,呼吸着新鲜空气,很舒服,中鱼的一瞬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蔡伍江表示,潍坊滨海、昌邑下营、东营、莱州三山岛、龙口人工岛等等,省内的海域都是他常去海钓的场所。“每天凌晨,坐在船上,看着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那一刻感觉非常美好。”蔡伍江说,他海钓最长的记录是四天三夜。
  一次钓黑鲷的经历令他印象深刻。
  2017年5月,他在潍坊滨海岸边矶钓,春天水温低,鱼都在休眠期,不吃东西,所以钓不到鱼。他坚守了一天一夜,到第二天下午5时40分,竟然收获大黑鲷一条,重3.9斤。“当时感觉鱼线动了好几下,我想收线看看鱼饵,、一提竿,有点拉不动,我以为钩子被挂住了,接着又提竿,好像鱼线哧溜就坠得很深。”蔡伍江马上跟钓友们说,“拿抄网,可能中鱼了!”果真,一条黑鲷上来了。黑鲷灵活,非常聪明,春鲷可遇不可求,整个春鲷季,能搞到三五条就很不错了。开杆试钓就中了一条,可以说非常完美。
  “钓鱼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反应力,眼睛也敏锐了,手也灵活了。中鱼的一瞬间,眼要快,大脑反应要快,手更要快,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才能事半功倍。”如今,蔡伍江钓鱼生涯已经30多年了,算是圈内公认的经验丰富的钓手。他说,海钓要深谙天气、风向、潮讯、水流、水深,针对不同的目标鱼,选择不同的饵料、钩子、子线。
  蔡伍江介绍说,比如现在的梭鱼、鲻鱼,用远投竿最合适,深约两米半左右的水,要使用100克的坠子、70克的漂子。窝粉是他自己配的,干散状态好,可以起到最佳雾化诱鱼效果。这个季节凌晨4时到上午10时是上鱼最佳时间段。梭鱼、鲻鱼最开始口很轻,有点试探性,别提竿太急,那样就跑鱼了,试探过程很短暂,过去以后就是特别猛的一口,“逮了就跑”,感觉鱼线滋啦一下就沉下去了,这时快速提竿收线,就上鱼了。
  因为喜欢钓鱼,经常购买渔具,后来蔡伍江索性开了渔具店,由此结交更多爱好钓鱼的朋友。在他看来,这样的朋友感情更深厚,志趣相投,相见恨晚。钓鱼之于他成了一种社交方式。如果厌倦了酒局这种谈事情的方式,钓鱼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大家听着海浪的声音,吹着海风,时不时中鱼,在这种开阔的环境里,心情格外放松。从事保险业务的他,在钓鱼过程中促成了很多商业合作。
夫唱妇随 开渔具店享受海钓乐趣
  虞河路福寿街附近的一家渔具店内,59岁的陈怀一和几位钓友在此集合,钓鱼工具满满当当地堆放在门口,他们马上准备出发海钓了。老伴刘海鹰帮着收拾渔具,叮嘱路上安全,她已习惯了陈怀一每周至少一两次外出海钓。
  在潍坊长大的陈怀一小时候就喜欢钓鱼,那时的渔具再简单不过:钓竿是常见的细竹竿,鱼线是放风筝用的线,鱼钩是自己用钢针弯的,鱼饵是田里挖的蚯蚓,带着这些装备,捎着马札和一些干粮,他能在河边钓一天。
  2000年以后单位破产,2005年,老伴刘海鹰也下岗了。两个人一商量,开了这家渔具店。
  “那时候,钓鱼还没有这么流行,因为喜欢就硬撑着。”陈怀一表示,如今,钓鱼群体越来越多,渔具生意也越来越好。
  每一天都有新发现,每一段行程都是新冒险。陈怀一和钓友的海钓线路以省内和潍坊本地居多,蓬莱、东营、威海,那里最多的鱼种是石斑鱼;夏秋主要去央子港那边的北海。“抬头是碧蓝的天空,低头是湛蓝的海水,经过了一夜的等待,日出就在眼前。”陈怀一说,海钓时与海天融为一体,感觉心情豁然开朗。
在娱不在鱼 海鱼很凶猛见钩就咬
  相比淡水钓,海钓在水域、水深有更多选择,在潍坊兴起也就近10年的事。潍坊市钓鱼协会的副主席郭家亮表示,在潍坊喜欢钓鱼的群体非常大,有上万人,海钓的钓友也有上千人,但是出国海钓的人寥寥。
  这个端午假期,45岁的老夏和钓友去青岛仰口海钓三天两夜,“没有收获,但是过程很恣。”老夏在海上漂了3天,回来后又黑了不少,胡子拉碴没顾上刮,虽然没有钓到一条鱼,过程却很享受。在他看来,钓鱼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所谓钓鱼在娱不在鱼,娱乐第一,中不中鱼是次要的。
  不少玩海钓的人以前都是钓淡水鱼的,“坐河边那种,跟海钓完全两个感觉,感受不到海上的风浪,也看不到海景。”老夏认为,海鱼一般都很凶猛,见饵就咬,因此比淡水钓更易收获。“甚至一扔下鱼饵去马上就有鱼上钩,跟捞鱼一样。”老夏表示。
  每次海钓,老夏和钓友要在海上漂好几天,每次出发前,他们都会备好大碗泡面、火腿肠、矿泉水等食物。有的钓友晕船严重,上船前会吃上晕船药。
  老夏是近两年才深度“入坑”的钓友,虽然他接触海钓比较晚,但是热情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逐渐开始上瘾。“每次自己还没钓够,就回来了。现在天气逐渐暖和了,也是海上钓鱼的最佳时期。”老夏已经摩拳擦掌,随时准备下一次出发。
海钓更“野” 比拼体力、脑力、耐力
  在大多数人眼中,钓鱼应该算是一种轻松悠闲的活动,闲云野鹤,但是海钓并非如此。
  “因为海钓极富激情与挑战,需要人储备大量的海上知识和户外知识,又是一项消耗体力、脑力、磨练毅力的活动。”郭家亮表示,为了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海钓对于器材和装备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钓鱼活动,除了专业的钓具,还需要配备救生衣、钉鞋、矶杆、线轮、防水服、抄网等装备,随便一套装备都需要花费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
  海洋里生活的鱼类生性凶猛,体积庞大。另外,海上的浮力、风力、洋流等力量的相加会给钓鱼带来更大的困难。“这是一个与海鱼拼搏,斗智斗勇的过程。”若一条鱼的重量是100斤,有时候加上其他因素,拉竿时钓鱼者感受到的重量相当于300斤,因此,海钓是一项非常考验体力的运动。
  尽管海钓充满着刺激与趣味,但即便是资深钓鱼人也要面临风险。“跳船时,一不注意就会被海浪拍到水里,稍不小心也会被鱼钩钩到手臂、肩膀。”展示着手上若隐若现的伤痕,郭家亮称,海钓让他痛并快乐着。为了防止晒伤,每次出海,郭家亮都要全副武装,包裹起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随身携带的防蚊虫液,更是必不可少。
A12-A13版 文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