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治村有道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2019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村有道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寿光黄家庄村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村民得实惠文明有价值
  寿光市洛城街道黄家庄村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可以换算成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还可以打折购买农用物资。不少村民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引领了村居新风尚,赢得村民纷纷点赞。6月18日,记者了解到,该村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近80人,仍不断有村民加入。
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凭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6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寿光市洛城街道黄家庄村看到,一排排明亮整洁的村舍鳞次栉比,宽敞的水泥路,绿化树木茂密。十几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村内捡拾垃圾,收集后放进垃圾箱。
  完成劳动后,志愿者们来到村委“村文明实践站”,让村委工作人员将积分数量登记在《积分手册》上。记者注意到,《积分手册》上关于志愿服务积分的统计十分详尽,根据时间长短、内容不同,积分标准各不相同。
  “这些积分可有大用处,每个月15日,村民志愿者可以到村文明实践站或指定兑换点,凭积分兑换米、面、油、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8至9.5折购买村办盛黄合作社的化肥、农药、种子、棚膜等物资。”48岁的毕会英是村里第一批志愿者。
  毕会英介绍,自2018年8月24日,寿光市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市后,黄家庄村作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村委成员和村民代表自发组成了黄家庄村志愿服务队伍,爱心助学捐款,帮村内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打扫卫生等。后来,村里提出将志愿服务转化为“文明积分”,换取生活用品,让志愿者们干劲更足了。
制定完善的积分奖励标准,违纪违规还将扣分
  “今年2月,我们施行了志愿服务积分制,刚开始满2个小时志愿者服务,给5分。”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春海说,该形式新颖,激励了不少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后来,村办盛黄合作社的村委成员提出,可以将部分物资奖励给志愿者,探索一条激励更多村民参加志愿服务的道路。
  为了合理制定分值,村两委成员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巷长收集等途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梳理出理论武装、矛盾调解、科技知识、文体娱乐、家庭教育、安全保卫、环境治理、公益事业等9类需求,细化为23项基本指标,按服务时长、次数等赋予相应基础分值;对见义勇为、捐资助学等指标,根据服务效果赋予一定奖励分值,并设置了违法违纪、违反村规民约等5项负面否决指标,真正用“分”来考准考实群众的日常表现。
  “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人手一本《积分手册》,村文明实践站设立积分登记簿。每次文明实践活动结束3日内,志愿者持《积分手册》到村文明实践站进行积分备案。”黄春海表示,村里有专管员负责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审核,并按计分细则在村登记簿和志愿者积分手册同时登记、双向确认。“积分情况每月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志愿者除每月定时定点兑换生活用品外,还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家庭总积分作为年终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推荐评选的重要依据。
激发了村民的积极主动性,已有近80名志愿者
  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模式给村民带来了实惠,还充分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细落实。作为村内积分最高的志愿者,毕会英已兑换过两次生活用品。
  “小积分能换来大文明,以前觉得做好事是助人为乐,图自己心里高兴。现在做好事还能得积分换取实物奖励,真心值得点赞。”村民姚金娥说,不少村民过去有乱扔垃圾的习惯,现在都改变了,不断有村民申请加入志愿者,他们村仿佛成了一个志愿者之村。
  “积分不仅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更具获得感,也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乡村文明治理。”黄春海说,他们村的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在潍坊还是首个。如今村里的文明志愿者有近80名,现在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逐渐成为村民们的自觉习惯。每到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举办饺子宴时,都有不少村民自发捐款捐物,目前积攒了两万多元善款。
  村民们也纷纷表示,积分制的设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利,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为进一步提升乡风民风积蓄了能量,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