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戒毒人员讲述如何染上毒瘾以及被救赎的心路历程 |
人生 曾被毒魔撕裂 |
|
|
戒毒者:王某 性别:女 吸毒史:2008年至2018年 赶时髦、社交、享乐乃至炫富,走上吸毒不归路,原因五花八门。可一旦染上毒瘾,想要挣脱“毒魔”,可谓难于登天。被折磨得面目全非后,才明白戒毒的重要性。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记者来到城区一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采访了两名戒毒人员,听他们讲述如何染上毒瘾以及被救赎的心路历程。 18岁时接触到毒品 2008年夏天,对王某来说是转折点,18岁的她在外地某大专院校就读。由于家境不错,王某在校期间花钱大手大脚,身边聚集了一群狐朋狗友。在一次聚会中,朋友拿出了一个透明的小塑料袋,里面装有白色粉状结晶体。这是王某第一次看到冰毒的样子。 刚开始,只是一时好奇,根本想不到毒品有那么可怕。第一次尝试了吸食毒品,王某整个人瞬间亢奋起来,从此学业被其抛置于脑后。她开始成宿地放浪形骸,在欲望的漩涡里不可自拔。由于没有合适的吸毒地点,一旦有空闲时间,她和几名狐朋狗友就会在宾馆开房间,然后打开大门明目张胆吸食毒品。 直到2009年,朋友因吸食贩卖毒品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这时,王某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触犯法律。万幸的是,王某的毒瘾不是很大,也没有接触注射型毒品,在强忍一段时间的不适感后,王某认为自己成功戒毒了。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吸毒,王某学业完全荒废,连复读都无法完成,最终连大专的毕业证也没有拿到。 吸食成瘾不能自拔 吸毒人是有圈子的,在彻底斩断这一羁绊前,毒品就像一张网,让人无法逃脱。返回潍坊创业几年,多次失败的王某有些心灰意冷。此时,过去的几位老朋友找到她,王某再次接触到毒品,就这样再次尝了一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地由偶尔一次到吸食成癖,王某的毒瘾越来越大,使她完全没了斗志,对生意上的事不再过问。 “当时我的门店倒闭后,家里希望我回父母的公司帮工。”王某脸上露出追悔的神色说道,染上毒品后自制力下降许多,她不仅没有回家帮忙,而且找到几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都因为吸毒后情绪的不稳定,多次被辞退,成了一名“无业游民”。由于交际圈和家境都不错,所以手头一直有余钱,这也为她长时间无法摆脱毒瘾埋下了伏笔。 纸是包不住火的,长时间吸毒不仅让王某体重急剧下降,而且脸色毫无光泽,跟之前判若两人。一开始,家人认为王某生病了,后来在被公安机关多次打击处理后,王某的家人终于意识到,这个家庭最受疼爱的小女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父母总是想尽办法让她走出这个毒圈,可多次接受罚款和拘留后,王某却依旧毫无悔意。 儿子出生当天偷吸 2016年,王某再次偷偷躲在出租屋内,一个人用冰壶吞云吐雾。此时,得知消息的哥哥破门而入,进门后面对妹妹颓废的样子,已经无法保持克制与冷静,哥哥将冰壶摔个稀烂,然后对着自小疼爱的妹妹一顿拳打脚踢。 这是第一次被亲哥哥打,王某夺门而去,连潍坊也不敢再待,偷偷去外地毒友处混迹。从此,王某斩断了跟家人的联系。已经麻木的女孩,心中不再有父母慈祥的面容,哥哥温暖熟悉的手掌,而是心心念念只有毒品两个字。 “当时,我们圈子有些豪爽的毒友,他们为了炫富,会免费分发毒品。”回忆起这段经历,王某露出苦笑,“当时不再关心家人,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时间,无法随时‘蹭吸’,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于是向家里谎称戒掉毒瘾,打算结婚了。” 出于对家人的信赖,父母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然而,他们无法想到的是,女儿只是找借口问家里要钱。2017年,王某跟丈夫成婚,当年就怀孕了。怀孕期间,王某强忍着不再碰毒品,可儿子出生的当天,无所顾忌的王某,还是忍不住偷偷吸食了一次冰毒。 戒掉毒瘾回归家庭 “吸毒后精神越来越偏执,当时我哥删去了我微信一半的好友,就是怕我再接触这个圈子,然后拽着我打算去北京一家戒毒所。”王某脸上再度露出痛苦神色说道,她经常会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举动。有次洗完了夏季衣服后,竟着了魔般想要继续洗衣服,最后将冬衣全部拆开清洗,一遍又一遍搓洗,哪怕整个阳台的衣架上挂满了衣服,但她依然不满足。 最终,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依法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看着年幼的儿子,王某并没有再偷偷吸毒,而是咬牙坚持下来。“刚开始戒毒的时候,发现自己特别暴躁空虚,下床也没力气。”王某一脸后怕地说,持续一周后,毒瘾减轻了不少。在社区戒毒期间,她按照康复协议的要求,在城区禁毒办和禁毒社工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渐减轻了毒瘾。 “现在,我在自家公司帮忙,很多工作人员都惊叹我妈居然还有一个闺女。”王某一脸唏嘘地说,现在她跟父母的关系缓和了。想想过去这段经历真的像是一段梦,看着母亲脸上的微笑,丈夫和儿子也十分幸福,觉得人生才有了价值。“一朝吸毒,终生戒毒。如果不是进行了社区戒毒,对自己有了一种帮助,不然将步入深渊,难以回头。” 戒毒者:李某 性别:男 吸毒史:2005年至2018年 不忍驳面子,走上吸毒路 在2018年之前,作为一家公司的大老板,李某有个秘密一直深埋在心里,连妻儿都不知情——吸毒。 吸毒史源于14年前一次聚会,在酒吧迷乱的灯光下,李某跟一群朋友胡吃海喝。朋友拿出块状冰糖模样的东西,劝诱李某玩完能让人忘掉所有烦恼。当时,李某的生意正处在上升期,而周围这群朋友也是圈子里的大老板。在被嘲笑几声后,李某不忍驳了他们的面子,在一群人连哄带骗下,也加入其中。 五六个干瘦的人围一圈,拿一个透明的小水晶壶,把“冰糖”放锡纸上烤化了,一边吊起根管过滤。当时,身材健壮的李某在这群人中十分显眼,可看着朋友们飘飘然的销魂状态,李某也有些心痒,被怂恿着凑了上去。 “后来,我染上了毒瘾,瘦了足足50多斤,脸上没有一点光泽。当时,家里人还劝我不要总熬夜,说钱是赚不完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到这里,李某闭上了眼睛,似乎在回忆第一次吸毒时的感觉,又似乎是在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夹着烟的右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嘴角抽搐着吐出一口烟。 李某以为,吸毒跟吸烟一样,只能算是生活恶习,所以一直也没当回事,可这不过是自我暗示的欺骗。 吸毒后失控,误伤人入狱 多次吸毒后,李某时常会陷入不自知的高度亢奋,整个人变得冒进、不计后果,情绪起落大,易怒,喜欢打骂。正是因为这种突出的性格障碍,让李某在家庭和事业上,都曾经一度陷入窘境。真正让李某有切身体会的,还是2012年一次口角冲突,因为无心之失,李某无法控制住理智变成了施暴者,将一名陌生人打了一顿,结果锒铛入狱。 在监狱里,李某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吸毒人员的身份,他倒不是怕被强制戒毒,而是担心家人知道自己有毒瘾。这一年,李某的儿子还年幼,当妻子领着儿子探监时,他总会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不要学习自己一时冲动。然而,“不要沾毒品”几个字,李某始终不敢说出口。李某知道,这玩意儿就是恶魔,一旦涉足将万劫不复,宿命只会在戒毒所乃至监狱的铁栏杆之间。 李某一字一顿地说,他出狱后,就是因为一群所谓的朋友给他洗尘去晦气,用毒品招待自己,让他始终走不出这个怪圈。 后悔不已,就怕儿子知道 “咱们潍坊就有干得不错的大老板,因为染上毒瘾,结果卖了房子和车,后来还因为贩毒被判无期。”李某说着,抽起了第4根烟,这是在短短3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他所抽的烟,似乎想要压抑住另一种“烟瘾”。“有的老板为了追求存在感,显示自己的阔绰与豪迈,还会主动免费提供毒品给朋友,就有人曾到我楼下主动送毒品。” “我每年都要花二三十万元在毒品上,一天至少500元,每天几乎都在吸毒。”李某一脸唏嘘地说,当时真的就是把毒品当做劲头比较大的烟抽,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我最怕儿子沾上这玩意儿,我知道潍坊有毒贩夫妻在房间制毒,旁边一个房间就是孩子,他们这是疯了呀,最后虽然被抓,可我想想就后怕,所以一直控制着自己的量。”李某弹了弹烟灰,似乎没注意到烟已经再次被他抽完了。 现在,李某儿子的学校有时候会播放禁毒宣传片,当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儿子跟他聊起时,李某总会手足无措地重复:“听老师的话,别碰那玩意儿。”这时候,李某既尴尬又窘迫。 一旦吸毒,家不再意味着是港湾。吸毒的事,李某不敢告诉妻子,更不敢告诉儿子。为此,出租屋成了避难港,有时候外出办事,毒瘾上来了,李某就推脱掉工作,一个人钻进这个小房间里,吸上几口。有时候,背井离乡吸毒成了这群人的选择,蹉跎了十年的岁月,李某知道自己这辈子完了。 可李某还是有所坚持,他认为克制住用量,就不会走上吸毒成瘾的道路。然而,在2018年一次外地的聚会中,他跟几名毒友抽得起劲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公安机关查明李某吸毒成瘾,依法决定送李某进行社区戒毒。 “像我们这群人,一旦社区戒毒期间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就会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理。”李某红着眼眶满脸愧疚地对记者说道,他吸毒一事被妻子知道后,妻子出奇地平静,只是紧紧拉着自己的手,说陪着他一起戒毒。 “刚开始戒毒一个月的时候,我还能梦到冰壶,自己的嘴凑到壶边上,就是碰不到壶嘴,我就被吓醒了。”李某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说,现在他和圈内人彻底断了往来,就怕重新唤醒过去用药的感受,勾起对药物的强烈渴求。现在有空就去健身运动,用周遭环境来约束自己。原本消瘦的身体慢慢健壮起来,脸色也变得红润了。 采访结束,李某掐掉手中才抽了一半的烟,转身离去的时候,喃喃自语:“好在儿子不知道他有个吸毒的爹,好在现在一切都变好了。” 本报记者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