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35个城市(区)开展的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总体推进顺利。下一步将进一步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国推广。这是记者从在北京举行的2019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各试点城市共颁布实施相关政策文件68部。北京、邯郸、苏州、扬州、杭州、蚌埠、福州、济南、青岛、临沂、泰安、许昌、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不断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协作推进,提高全过程监管水平。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大量产生。据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介绍,全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亿吨。部分城市存在缺乏消纳处置设施,综合利用不足,全过程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3月起在北京等35个城市(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以全面提升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治理试点工作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试点城市要突出问题导向,鼓励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创新。健全建筑垃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全过程管理,实现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 此外,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试点城市要完善相关政策,明确部门职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