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报讯 9月5日,在第35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市教育大会在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部署。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精心谋划、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使教育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最强支撑。 惠新安要求,要站在战略高度,明确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一要在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上实现新突破,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始终把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抓在手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要在优质资源供给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公平,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加快丰富继续教育资源,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要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上实现新突破,更加遵循规律,更加关注公平,更加注重全面,更加关注个性,更加注重方法,更加注重评价。四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深化放管服、办学体制、教师队伍管理、普通高中综合改革,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五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发挥教育在提供人力资源、强化人才支撑、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惠新安强调,要推进人才强教,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全面加强管理队伍、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强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人才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牢办学方向,健全工作机制,凝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就更好地推进全市教育工作讲了意见。他强调,要保障好教育设施落实落地,切实解决土地供应问题,确保按期建成投用。要保障好教育经费,做好建设、运转、改革经费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财政保障水平。要保障好校园安全,把校园安全、学生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研判各类风险隐患,做好风险防控。要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动驻潍高校升级发展,全力做好“双招双引”,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会上,表彰了潍坊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青年教改先锋和优秀乡村青年教师。 (记者 王叶妮) 相关新闻 八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规范教育APP 记者9月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关意见,要求提高供给质量,规范应用管理,健全监管体系,2019年底完成教育APP备案工作。 1 意见如何解决APP泛滥的问题? 为切实治理教育APP泛滥等问题,教育部将于近期启动专项行动,从以下方面加强统筹管理、治理应用乱象: 一是加强教育APP开发的统筹管理。学校行政部门或教师开发教育APP并要求学生使用的,需经学校批准立项,不得擅自开发。 二是加强教育APP选用的统筹管理。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三是加强教育APP整合共享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本单位教育APP的数量,同一业务、不同层次不得开发多个APP。 四是加强教育APP数据的统筹管理。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应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第三方APP采集个人信息应与学校签订数据安全协议。不得向用户重复采集个人信息,严格限制采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广大师生、家长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治理教育APP泛滥成效的根本标准。在治理过程中,教育部将注重典型示范,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清理促整合,以规范促发展,切实优化师生应用体验,切实营造教育APP发展的良好环境。 2 如何规范教育APP的商业行为? 意见对于规范商业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强制的不商业,商业的不强制”。强制的不商业,即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商业的不强制,即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规范教育APP的商业行为,需要处理好教育事业民生属性和教育移动应用市场属性之间的关系。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设置渠道,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同时加强对相关舆情的监测,根据问题线索加强对广告泛滥、利益裹挟、应用垄断等问题的监管。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评议制度,指导教育APP提供者自觉遵守进入校园的规范。 三是鼓励学校探索购买优质教育APP服务,推动学校深入应用,不断优化教育APP的供给方式,提高资源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为教育APP相关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找到一个双赢的发展模式。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