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生活派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中秋
 
标题导航
开学后 注意这些传染病
秋季预防哮喘多吃酸性食物
看鼻涕颜色分辨病情
我市开出“良方”发展中医药人才
2019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后 注意这些传染病



  秋季气温早晚变化大,也是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当前学校刚开学不久,学生人流量大,一旦人群中有传染病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根据传染病疫情特点,结合我省往年传染病监测情况,市卫健委发布提示,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近期需重点关注这几类传染病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我省流腮发病呈双峰分布,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病人群为托幼儿童和学生,学校、托幼机构易发生流行。假期结束、学校开学时,尤其要高度关注,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成分的疫苗,如麻腮风疫苗;平常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腮腺炎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大约3周左右;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发生在秋冬季,易在学校、幼儿园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主要防治措施:学校食堂保证用餐环境的卫生,做到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注意海水产品的采购、清洗、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安全。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饮用卫生、洁净的水,不吃生、半生水产品以及不洁、腐败食品。学校发现吐、泻患者要做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发生群体性感染。在处理呕吐物时也要戴上口罩,并及时使用含氯漂白剂等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预防病从口入。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无并发症患者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主要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全年均可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9—12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不共用毛巾手帕等。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探视患者应戴口罩,探视后应采取洗手等防护措施。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确需前往的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该病流行于夏秋季,儿童发病率较高。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如猪、牛等家畜和鸭、鸡等家禽)或人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主要防治措施:及时接种乙脑疫苗,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大力开展卫生运动,校园环境中注意灭蚊和消灭蚊虫孳生地,若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外出时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对早期发现的乙脑病例,应早诊、早治,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
死率。本报记者
邓永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