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共祝愿祖国好
 
标题导航
农村电商推出“安丘样板”
2019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电商推出“安丘样板”



该市乡村赋能工程实现全覆盖,助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安丘市乡村赋能运营中心位于安丘城区,这里建有乡村赋能工程综合展厅、云链商服销售服务平台及运营中心办公区。其中,乡村赋能工程综合展厅又包括赋能展示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大数据展示区等12大模块,全方位展现了安丘市乡村赋能工程。9月15日,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起安丘市全面启动实施乡村赋能工程,目前已实现各镇街区全覆盖,通过运营中心,把安丘市本地一些符合条件的好的农产品推广销售到全国各地。
  全方位展示赋能工程
  9月15日,记者来到安丘城区金融街上刚打造好不久的安丘市乡村赋能运营中心看到,该运营中心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建有乡村赋能工程综合展厅、云链商服销售服务平台及运营中心办公区。
  乡村赋能工程综合展厅主要包含赋能展示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大数据展示区、模拟体验区等12大模块。其中,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展示的是一些非常具有安丘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在电商体验区,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普通村民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掌握乡村赋能工程和赋能平台的使用方法。
  这里的二楼到五楼是乡村赋能运营中心和客服中心,共设客服席位1890个,为本地人和天南地北的安丘人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这两个中心主要有三个功能,采集本地安丘人基础信息,形成需求数据库;整合优质的产品资源,形成产品资源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供需匹配,为实施乡村赋能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乡村赋能工程是安丘市政府引进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实施的富农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构建以县为单元、以镇村为实施阵地、以为农户赋能为核心的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赋予农户对接市场、供应产品、参与电商、市场营销的能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
  乡村赋能工程主要在产品供应、品牌培育、品质提升、赋能平台、渠道打通、公共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等方面建立赋能体系。
整合优质产品进行品牌化运营,吸引农户参与
  安丘乡村振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莹介绍,目前,他们已挖掘了一些适宜在网上销售的安丘特色农产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从源头上进行品牌的挖掘和保护。通过申请“三品一标”,赋能农业品牌化,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集中到赋能店铺去进行销售,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物流、统一售后。在安丘市全域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研发,推行农产品准入,以二维码追溯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线上销售的农产品以“政府背书”的形式确保质量安全可靠,实现品牌、品质、平台、渠道“四个赋能”,使安丘品牌农特产品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
  此外,他们还通过赋能电商微特平台,一户一码绑定农户,通过代言人推广和销售产品,产品利润由农户和代言人按比例分成。建立每个区域独立的门户网站,通过供应商体系、代言体系等,赋予农户参与电商能力。
  陈莹说,在拓宽销售渠道方面,他们建立了“天南地北家乡人”信息库,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动员在外的家乡人为赋能店铺代言。要求镇村干部优先为贫困户店铺代言,助力精准扶贫。“我们与景芝酒业进行了合作,把安丘本地品质最好的景芝酒、农产品集中打包,组合成多种代言套餐,供天南地北安丘人选择代言,景芝酒推广费返还村集体,农产品利润返还农户。代言套餐推出半个多月以来,销售额已达到450多万元。”陈莹说。

通过平台团购产品,享受优惠还能为集体增收
  陈莹介绍,他们还为老百姓发放了赋能劵,让老百姓省钱,让村集体增收。“我们给每一位老百姓都开通了赋能平台,并给每一位老百姓发放了一万元赋能劵。可以由村集体收集需求信息,由赋能微特平台组织规模团购活动,供应商给村集体支付推广服务费。“以房产为例,由村集体组织有需求的村民通过我们平台共同购买某个小区的房子,开发商会给最优惠价格,让老百姓买房更省钱。同时,开发商还会支付给村集体一部分推广服务费,这样村集体就增加了收益,实现三方共赢。”陈莹说。
  安丘市乡村赋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安丘市在实施乡村赋能过程中,坚持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去年5月在石埠子镇开展试点,仅一年多,该镇就实现线上销售收入650多万元,村集体最高实现增收5万元,贫困户最高增收3000多元。今年4月30日,在全市启动乡村赋能工程,将安丘市全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破解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优质不优价等制约,赋予农户对接市场、参与电商等的能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村户开店、共同受益”的产业增收模式,为该市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助力。
  乡村赋能运营体系建成后,可形成“1个市级运营中心、14个镇级运营中心、215个村级运营中心、5万多个赋能店铺”的运营组织架构。截至目前,已赋能包装农特产品300多种,预计可实现农业增收10亿元,村集体、农户年均增收分别达5万元、3000元,农产品交易额增长35%以上,有效深化“潍坊模式”安丘实践,助推乡村振兴。
  打造电商“安丘样板”
  安丘是农业大市,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56.8万;耕地面积144万亩,年产农产品460多万吨。自2016年创建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以来,安丘市不断加大投入,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张。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0多亿元,同比增长35.1%,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380余家,各类网上店铺超过1万家。
  安丘市乡村赋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践中,一些瓶颈问题长期存在。首先是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农民增收乏力;其次是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参与电商能力不足;再次农村电商与村集体收入脱节,没有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最后则是缺少一个门槛低、方便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参与的电商平台。
  为此,安丘市创新实施乡村赋能工程,搭建起综合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整合安丘优质农产品上线,为经济薄弱村和农户开设标准化店铺,一村一店、一户一店、一店一码(二维码),赋予其网上销售农产品的能力,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这个工程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首先在于平台“靠得住”。由专业公司运营维护,上线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种植、精致化包装、品牌化培育、社交化营销,质量由政府背书,做到信誉可靠、运作规范。其次是产品“卖得出”。发挥安丘在外人员的影响力,打好“社交电商牌”,实现农产品的精准上行、社交分销。再次是农村“进得去”。依托微信搭建“微特平台”,采取社交化营销模式,农民易学会用,降低了农村电商门槛;同时,还使脱贫“用得上”。他们为每个贫困户都配备赋能助理,“一对一”帮助其开设维护赋能店铺,镇村干部、包靠人员为贫困户赋能店铺代言推广,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真正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安丘样板”。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