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太自创白话“诗歌”颂祖国 |
峡山后岭村的刘世兰在家举办诗歌会,希望子孙们珍惜现在 |
|
对于众多出生在旧社会的老人来说,现在的幸福生活让他们感到非常满足。10月2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峡山区郑公街道后岭村的88岁老人刘世兰忆苦思甜,感恩美好生活,闲暇之余自创了一首白话“诗歌”歌颂祖国,并举办家庭诗歌会将心声唱给子孙听,鼓励他们热爱祖国,为社会多做贡献。 老人忆苦思甜,感恩当下的美好生活 10月20日,峡山区郑公街道后岭村88岁的刘世兰老人吃完早饭后,坐在院子里晒起了太阳。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耳不鸣眼不花,话语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刘世兰的老伴今年89岁,他们老两口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用他们的话说“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生活”。“现在说起过去的事情,都没有人相信,不过我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历了太多太多。”刘世兰感慨道,她现在四世同堂,子孙绕膝,每天都像过节。 “记得我小时候,过春节都吃不上一顿好吃的,不过是裹着一层白面的窝窝头。”“忆苦思甜”成了刘世兰老人的一大乐趣,“在旧社会,能吃饱饭就算好家庭了,大部分人都是饿肚子,吃树皮挖野菜……”每当孙子、重孙子来到家里时,刘世兰都会讲述过去的遭遇,教导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 举办家庭诗歌会,将心声唱给子孙听 刘世兰老人从小没上过学,也不认识字,却经常自创“诗歌”赞美祖国和当下的美好生活。日前,老人根据生活的巨变创作了一首白话“诗歌”:“水龙头一扭哗哗的响,幸福的日子锅里淌,种地不纳粮,还给钱……” “母亲苦尽甘来,熬了几十年,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虽然‘诗歌’词句简单,但发出了她内心最真挚、最淳朴的声音。”刘世兰的儿子程星言说,不久前他们在家举办了一场“歌颂祖国家庭诗歌会”,母亲当着全家人,将心中的幸福感唱了出来,让子孙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上台表演了节目。” 记者了解到,刘世兰和老伴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到天安门前观看升国旗。“父母的心愿不难实现,如今坐上高铁,四五个小时就能抵达北京。听说这么快就能到北京,老人都有些不敢相信。”程星言笑着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