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看! 学生上台讲课
2019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 学生上台讲课



  课前自学,课上碰撞。大家相互讨论、共同合作,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对别人的方案提出质疑。在热烈的探讨中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将枯燥乏味的灌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的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这就是潍坊高新双语学校的“六环节学乐”课堂模式。
各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11月15日下午3时许,记者走进潍坊高新双语学校5年级5班的教室,肖翠丽老师正在为学生上数学课。记者注意到,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张“预习案”,上面有该堂课讲述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们提前进行了预习,并对相关题目进行了解答。上课前,老师已对每个学生的“预习案”进行了审阅,标注出错误的问题。
  该堂课的主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预习,你认为我们这堂课应该学习什么?”课上,肖翠丽首先给学生们抛出了问题。“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有什么关系?”面对老师的提问,讲台下的学生们纷纷举手,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发完言后,肖翠丽根据大家的发言在黑板上标注出了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为推导、公式和运用。
  那么,如何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呢?肖翠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谁愿意上台来为大家演示一下自己小组的推导过程?”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迅速举手。上台演示的两名同学是刘家琦和吴俊童,他们手中拿着两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固定在黑板上,然后用剪刀将另外一个高剪开后,移到另外一边,组成了一个长方形。“我们移动后的长方形,长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对应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吴俊童说道。
提出质疑,用实际测量得出结论
  “对于我们这个方案,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有其他的看法吗?”展示完推导方案后,这两名同学并没有着急走下讲台,而是等待台下其他小伙伴们的“检阅”。
  “你们是按照什么规则来做的这条高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做任意一条高是否都适应这个公式呢?”“你们这两个平行四边形都是横向摆放的,如果竖过来还同样适应吗?”讨论环节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每一个人都积极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且主动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分享。站在讲台下的肖翠丽则是充满期待地看着学生,给予每一个人肯定的眼神,鼓励他们开动大脑,积极参与。
  随后,另外一个小组的两名成员胡宝艺和柴培焱为大家带来了另外一套方案。他们的方案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角来做高,然后沿着这条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沿着这条高剪下来后,拼成的是一个正方形。”柴培焱刚演示完,台下的同学就提出了质疑。“你们怎么确定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呢?”对此,柴培焱愣了一下,然后借来直尺进行了实际测量,发现拼成的新图形并不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
  在这堂课上,学生们成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则变成了一个“引导者”,看着学生们热烈的讨论,肖翠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遇到难题时,她也会及时出来提醒引导,大家讨论完毕后,再和同学们一起总结。
  最后,肖翠丽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讨论了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一节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学会”变成“会学” 自主变成自信
  记者了解到,“六环节学乐”课堂中的六个环节包括:自主预习、明确目标、小组互助、分享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老师由关注“教”变成关注“学”,成为课堂的“编剧”和“导演”。
  在六环节教学模式中,老师不仅关注学生是不是高效地学会了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能力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不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尝试到了学习的快乐。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视学习为终生需求。
  肖翠丽告诉记者,学乐课堂是自主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体验成长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学乐课堂还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课堂,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碰撞、交流、互动,充分展示自我,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孩子自我认同感,培养了自信心。
  “现在每一节课,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学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学生会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学好与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密切相关。”肖翠丽说,他们的学习流程在引导学生思考: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慢慢的,学生面对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想办法,自己制定目标。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高,老师的“拐杖作用”将慢慢撤离,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标也就实现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