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名施救医生均获单位嘉奖,其中一人已确定奖10万元 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发生感人一幕:一名老人因为无法排尿,膀胱可能面临破裂的风险,两名医生临时制作出导流管,在一名医生的辅助下,另一名医生用嘴“吸尿”救人。事发时的视频随后在网络上流传,引来不少网友点赞。施救的张红医生告诉记者,事发时他处在半睡半醒之间,听到广播立即赶去救人,“吸尿”时也没考虑太多,救人是出于本能。 事件回顾 高空中老人突发疾病 记者从南航方面了解到,11月19日凌晨,南航CZ399从广州出发,飞往纽约。当航班离目的地还有6个小时的时候,当班主任乘务长冯玲接到后舱乘务长的报告,说有位老年旅客反映自己的老伴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冯玲赶到座位,发现患病老人情绪不稳定、直冒虚汗,立即安排乘务员在客舱广播寻找医生。 听到求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医生和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来对老人进行检查。张红回忆,他和肖占祥医生经过观察后发现,老人由于前列腺肥大导致尿潴留,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老人当时坐卧不安、大汗淋漓,小腹已经涨得跟小西瓜一样,“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把尿排出去,否则将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 因为飞机上没有可以进行尿液引流的专业设备,两位医生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飞机急救箱的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等,临时组装了穿刺吸尿装置。 张红表示,导管直径比较大,约有1厘米,“这么粗是不可能从尿管里导尿的,所以肖占祥医生做了一个带针头的引流管。经家属同意后,我们让病人平卧,进行膀胱穿刺。” 医生用嘴为患者导尿 设备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病人由于长时间膀胱膨胀,膀胱已没有张力。“当时该旅客已有休克的征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张红回忆,当时肖占祥医生对病人膀胱进行了轻轻的按摩,但是老人仍无法顺畅排出尿液。“病人比较痛苦,需要赶快把尿排出。”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张红对乘务员说完,转头就对着导管,用嘴为老人吸出尿液。 张红医生先尝试着吸引流管将尿导出,虽然能吸出来,但是却不能像虹吸作用那样源源不断地将尿引出。“时间紧迫,我们得赶紧把病人的尿液排出,而且这个引流管好容易穿进去,不能再弄第二次。所以就想到了用嘴一口一口吸引流管的办法,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约半小时的时间,张红用嘴为老人吸出了700-800毫升尿液,老人转危为安。张红回忆,导尿过程中,肖占祥医生一直在帮助调整针头位置,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累得“腿抖手也在抖”。 记者从南航方面得知,老人转危为安后,距航班落地还有5个多小时,乘务组清出客舱最后两排机组休息位,搀扶老人躺下休息,并在后续航程中持续照顾着老人,观察他的状态直至落地。飞机抵达纽约后,乘务组积极与地面工作人员进行交接,悉心安置病情好转的老人。 医生高空救人的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用嘴给人吸尿,即使是对家人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在万米高空对陌生的老人。两位医生治病救人的情怀,展现了“医者父母心”。 对话医生 救人是出于本能 记者:事发时是北京时间凌晨了,救人之前你是否已经入睡了? 张红:这趟飞机全程15个小时,当时我是半睡半醒的状态,但听到机上寻找医生的广播马上醒了。作为一个医生,我们晚上是睡不太死的,值班时走廊有护士或病人走路快一点都会把我们惊醒,这是一种职业本能。
记者:为什么需要用嘴把患者的尿液吸出来? 张红:之所以要用嘴来吸,是为了精确地把握力度,力量不够,尿出不来,吸的力量过大,尿也出不来。所以就是要慢慢摸索,找到一个最佳的压力。开始是为了救人,没想太多就为患者吸尿了,但吸到第二口的时候,我差点吐出来,味道真是不好闻。
记者:排尿成功后老人的情况如何? 张红:后来病人转危为安。让我很高兴的是,出了机场后,患者和他太太有说有笑地走着,遇到时还向我和肖医生表示感谢。我也告诉他,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记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次救助行为? 张红:我个人认为是在一个非常条件下,出于普通医生的本能做出的行动,属于本职工作。如果有什么感想的话,就是觉得普通大众应该相信医生,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敬畏生命,遵守誓言,牢记使命。 同事印象 “张大帅”喜欢给患者“上课” 记者21日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红医生的同事处了解到,张红医生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人,外号“张大帅”。 同事说:“取这个外号是因为张红医生圆墩墩的,块头比较大。他平时生活中为人幽默仗义,很有大帅风范。不过他偶尔也会可爱到冒泡。” 张红解释说,“张大帅”的称号是自己开始用微信时同学帮他取的名字。“我这个人不是很帅,只能靠名字来弥补了。”张红的同事则表示,发生这件事情后,“‘张大帅’在我心中更帅了”。 这位同事介绍,张红医生有个特点,喜欢给患者“上课”,给患者讲他们所患疾病的来龙去脉。 比如,68岁的张女士因为腿疼痛,需要长期理疗,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女士来到张红处就诊,被诊断为下肢血管动脉硬化,但她仍是半信半疑。“她那会儿还将随身带着的X光片拿出来,说是不是腰椎问题比较严重,于是我拿出了我教学生的那一套给她‘授课’,从两个病的原理、表现,到检查的CT、B超该如何看,一步一步地消除她的疑问。”张红事后回忆道。 消除了疑问的张女士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治疗,避免了腿部出现溃烂,甚至需要截肢的危险。教学式的讲解让张红在病人群体中口碑甚佳,为此门诊也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20分钟一个病人,才能勉强让病人接受诊断的结果,但是这是值得的。”张红说。 事件后续 两名救人医生均获单位嘉奖 海南省人民医院官网显示,肖占祥现任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他1984年本科毕业,曾在上海中山医院外科学习6年,获复旦大学外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肖占祥主任有品德、有技术、有胆识、有智慧、有魄力,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11月21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决定授予肖占祥医生“德艺双馨风尚奖”,奖励人民币10万元。 感到骄傲和欣慰的还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红的同事们。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安定向记者表示,医院非常赞赏张红医生在完全不知道病人是否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紧急施救的行为,“我们会对他进行表彰,给予奖励,会结合主题教育来宣传,并开展主题讲座。” 据了解,张红此行是去纽约参加医学国际论坛,将在下周回国,医院将在张红回国后对其善举进行奖励。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