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体/体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看点
 
标题导航
斯琴格日乐要来啦
下月举行54项全民健身活动
2019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斯琴格日乐要来啦



  12月8日,蒙古族音乐人斯琴格日乐将带着全新专辑《织谣》,唱响潍坊大剧院,为潍坊市民带来一场少数民族音乐盛宴。
潜心研究世界音乐,融合出新音乐形式
  作为蒙古族音乐人的代表,斯琴格日乐将蒙古族音乐、摇滚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在流行乐坛独树一帜,在摇滚乐迷中也占有一定地位。而现在,概念系列专辑《织谣》她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在音乐道路上有了新追求——重新编曲演绎各民族歌谣,让古老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并呈现新的面貌。
  斯琴格日乐1999年加入“臧天朔乐队”担任贝斯手。2000年发行专辑《新世纪》,她的第一张唱片创造了大陆乐坛的一个神话,一举横扫了当年所有的最佳新人奖,而且她特有的高亢嗓音、创作才华、蒙古族文化底蕴奠定了“中国女性摇滚第一人”的绝对地位。
  2012年专辑《山泉》,斯琴格日乐首次运用蒙古语创作了主打曲《山泉》,把印度的西塔琴、苏格兰的风笛等音乐元素和蒙古族音乐相互融合,创作出了一种更加新颖的音乐形式。这让斯琴格日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相互融合产生极大的兴趣,她发现这种融合出的带有律动的音乐会让人们更加接受和喜爱,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推广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
专辑封面织物系斯琴格日乐亲手编织
  斯琴格日乐对传承和融合的理解不仅体现在了音乐上,而是每一件关于民族发展融合的小事上。《织谣》专辑的封面就是五彩斑斓带有强烈融合感的毛线织物,而且也是斯琴格日乐亲手编织的,包括斯琴格日乐的演出服装、乐手的配置上,都体现着融合的主题。乐手来自五湖四海,蒙古族、藏族、汉族的都有,包括国外的乐手也一起打造着“织谣”。
  织谣,“编织古老的歌谣”,是斯琴格日乐对民族音乐、世界音乐、自我的一种新的追求和理解方式。将民歌采集后,通过现代的编曲方式,运用更多少数民族的音乐理念、乐器融合出带有强烈世界音乐风格的音乐形式,并亲自完全使用各个少数民族的母语演唱——斯琴格日乐要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用“织谣”的方式传承、保护、了解、发展起来。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