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月29日,我市举行“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事迹报告会,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代表、县市区党员干部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和企业职工代表,共800人参加了报告会。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头学习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联系思想实际,检视自身差距,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为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淄博市沂源县委副书记周婷,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村民赵圣贵,朱彦夫的女儿、沂源县实验小学教师朱向欣,淄博市派驻沂源县张家泉村第一书记刘发德,淄博市委讲师团副教授于涛分别做报告。 据了解,今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朱彦夫同志等9人“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省委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事迹报告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省开展巡回报告,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主动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潍坊市卫健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朱进国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时时刻刻以朱彦夫这样的先进楷模为标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把潍坊建设成为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说:“我要把朱彦夫同志的事迹宣讲到每个党员群众中去,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把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为提升潍坊‘三个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致娟说:“听了报告之后我非常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我也受到激励,我们年轻的社区书记都要向朱彦夫老书记一样,把使命扛在肩上,把群众装在心里,把奋斗装在生命里。” (记者 刘燕) 朱彦夫同志简介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沂源县张家泉村人。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战斗上百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的时间里,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使所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生动教材。朱彦夫是全国第一位“时代楷模”,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的英雄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