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提出支持区块链技术,“炒币”“挖矿”再度变得火爆 “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XX币躺着也能赚大钱”“矿机一响,黄金万两”……早在2017年,国内虚拟货币交易和相关交易所就被监管叫停,但记者发现,随着近期国家明确提出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浑水摸鱼,推出各种所谓“币”“链”类高收益科技投资项目,大肆进行传销、非法集资活动。 有网站竟敢假冒央行名义发币炒币 近期,一个名为“DCEPAPI”的网站冒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名义推出所谓“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称“人民银行DCEP不直接对公众发行,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商业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而DC/EP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发的数字货币。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明确:人民银行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也未授权任何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目前网传所谓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以及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为何个别机构胆敢冒用中国人民银行名义发币炒币,还有人竟然相信了?这背后是因为区块链为人所熟知源于比特币。前几年,投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掀起的“暴富故事”风靡网络,让很多人知道了区块链。 “这让很多人误解,以为区块链就是虚拟货币。”中国政法大学区块链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继晔称。 最终,因各种发币炒币行为盛行,涉嫌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2017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下发相关公告,将代币发行融资定性为“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对发币炒币进行清理整顿。 揭秘诈骗活动三套路:挖矿游戏发币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诈骗活动以区块链技术包装迷惑投资者。 以区块链挖矿、兑币为名诈骗。河南郑州警方近期通报了一起涉案金额13.6亿元、受害群众7000多人的骗局。诈骗团伙嫌疑人高某成立河南链鑫科技有限公司、AT交易所等多家公司,将购买的硬盘、主板、机箱贴标拼装成所谓的“矿机”,对客户谎称:购买投资“矿机”就可通过挖币、兑换、交易等方式获得高额回报。但当客户高额购买其“矿机”投资后,该公司又以交易平台被黑客攻击为由,冻结客户兑换的数字货币,通过后台操作阻止客户提现,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打着区块链游戏的名义诈骗。上海浦东网警发布了一起区块链养宠物的资金盘诈骗案。该项目许诺客户养虚拟猪15天后平台收购,就能有28%的收益。但实际上,所有交易都由平台人员操控,甚至赤裸裸地把参与者称作“韭菜”,最后公司卷款跑路。 以区块链名义发行“空气币”“传销币”。一些交易平台为吸引用户流量和资金,提升交易规模,推出了“交易即挖矿”“平台币”“交易平台融资IEO”等新玩法,部分平台甚至上线“共振币”等涉嫌传销、资金盘的虚拟货币。“很多项目本身与区块链无关,只是利用区块链概念从事传销、资金盘等不法活动。”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表示。 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种”,蚂蚁金服副总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表示,区块链的价值绝不在于发币炒币,而在于建立信任和建立协同,解决社会问题。 胡继晔解释,区块链只是一个中性的技术,是一个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有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发币,是在打着技术的幌子进行诈骗。 2019年以来,相关部门先后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200余家,关闭相关支付账户1万余个,关闭微信营销小程序及公众号近300个。 梳理显示,目前区块链电子票据、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电子处方、区块链保险理赔等已经在一些城市开始试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区块链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包括供应链金融、司法存证、民生领域、国家治理等,都有很大的前景。 “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可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大大降低了社会信任成本,提升了社会的运转效率。”蒋国飞称,未来区块链会像移动支付一样,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本报综合报道
|
|